爱护公物教育不容忽视
现在的学生爱护财物的意识在削弱,由此造成不珍惜公共财物,随意损坏公共财物,甚至什么是公共财物的意识淡薄,确实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美德。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学校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公物。爱护公物要从每天的日常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那些卫生用具、垃圾箱;教室门窗上的玻璃;供水用的水龙头;操场上的体育设施;纱窗、窗帘等都是公物。同学们都应该保护它。
加强爱护公物教育,我觉得应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利用有特殊意义的时机,如节日、纪念日、升旗仪式、入学、。毕业典礼等集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2.开展学雷锋、学先模等活动,积极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身边的先进典型,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3.坚持开展《守则》和《规范》的落实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着重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4.以常规管理为抓手,积极进行学生的纪律教育。建立学生常规管理制度,完善纪律检查、值勤值日、评比奖惩等工作手段,达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三管”要求,学校达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椅无刻划、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的“五无”标准。5.抓好公物专题教育和检查。定期进行公物检查记录,加大检查力度,充分督促各班在公物爱护方面的责任心。6.定期向学生开展法制报告讲座,让学生知法懂法,以身作则,爱护公共财产安全。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公物的完好无损与正常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