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大先生,成就大先生
文‖王套民
樊相镇中心学校 王套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不仅充分表达了对教师的尊重,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成为大先生、成就大先生,将成为我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作为校长,回眸任职之路,我一直把“为教师专业发展铺路,为学生成长未来奠基”作为学校发展愿景,并经常告诫自己,学校每个部门都要懂得”成就大先生“的要义。而今,即将离休的我立足我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顿觉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几经提笔,几经放下,几经易稿,感觉自己就像踏上一条自我检阅之路:既是对自己的重新审视,自我觉察,也是向长垣父老乡亲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践行谈谈对长垣高质量教育发展的认识。
首先,高质量教育发展需要一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中国梦”正是亿万中国人的梦。前辈先贤的经验告诉我们,“立在过去的世界上,寻出来的新世界,是真的,实的,脚踏实地可以达到的”。只有当“我的梦”与“中国梦”连接、融合时,我们才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胸怀天下,志在改变世界更是深植于内心的一种信仰和责任,培养“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现代化人才更是一种使命与担当。
2022年,是我教育生涯的第31年,我曾一次又一次地追问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坚守在穷乡僻壤,守望着一间又一间教室,润泽着一个又一个生命,是什么信念在支撑,是什么力量在鼓舞?是源于校长这个称谓,还是校长这份担当。毋庸置疑是后者。不由得想起倪萍老师的一段话:“不到我这个年龄的人无法理解的。大众意义上的名和利都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内心渴求,这个渴求说大无限大,说小也无限小,大小都遵从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愿望。”是啊!作为一个教育人,努力了31年,担任校长近13年。那倾其心力打造起来的一间间校舍,那守望着的一群又一群孩子,承载着我的初心与梦想,慢慢地沉淀到灵魂深处,潜入心底。我愈加深切地领悟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深感作为校长,不应只是一个管理者,而应是一位赋能者,一位服务者。为每一位师生赋能,为每一位师生服务。
其次,高质量教育发展需要拥有格局。
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想起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的一段话:“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即使轰了,也仍不情愿走。”教育何尝不是这样的,被时代推动着,被学生裹挟着,教育一路前行,却也放不下已有的老套路、老方法、老观念,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停歇。
驻足今天的长垣教育,审视眼前的教育现状,喜忧参半。特别是今年的中高考成绩,如火如荼的中小学招生,让我想起了当今流行的一个词“内卷”。这其实并不仅仅是长垣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当今社会问题的集中折射。很多校长都在抱怨招生政策的混乱,呼吁公平竞争,均衡发展。其实,只靠教育,并无法真正推动教育的改变。
作为教育人,我们更要具有”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教师“的视野去审视教育,做到“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多元性、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课程和环境,就必须推倒“圈养式”教育的“墙”,推行“开放式教育”,实现课程开放,学校开放。校长的视界,就是教师的世界,就是学生的世界。善于借力,善于整合,善于创新,善于重建。
第三,高质量教育发展需要矢志不渝。
“人活一世,总要干点儿事情,认准了就干,要干就快干,要干就大干,要干就干出名堂来。”作为校长,我一直认为想干事是态度。能干事是本事。能干成事是有想干事的态度和能干事的本事才能真正干成事。身在乡村,教师专业素质与学生生源均不佳,但我们依然凭着一腔热血,靠着自信力与执行力把想干的事一件一件都干成了。驻足校园,总有一种激情在心中激荡。作为校长,我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学校的发展愿景,并用实际行动告诉师生,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是选择与行动。
最后,期待每一位教育人都能始终葆有对长垣教育的长情和天真,以赤子之心,在教育复兴之路上,去践行,去担当,努力争做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