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 周四 深圳 晴 563/1000
【主题】日常记录
【字数】1474
每天完成简书1000字是我自己给自己的规定。
早前在简书上日更完成100字就算成功,所以曾经特别忙的时候在餐桌上完成200多字或者500多字的日更。算是完成日更内容,也收到安容老师的点评“今天写得太少了,刚开始看,就已经结束了”。
后来升级为“简书创造者”需要每天完成800字的原创内容才算日更成功,所以绞尽脑汁写下800到1000字,至少在字的数量上达标。内容好歹与否,日后再精进,毕竟无数位人士都在说“先完成,再完美”。而且我自己看来,把每天的一些有感触的事情先记录下来,日后再整理,也算是积累一些素材。
再后来自己要求自己稍微多一点点,对自己说再写多一点点吧,就成为每天至少要完成1000字的内容。不管写点啥,都要凑成1000字才心安。自己心里一直认为,没有1000字的简文,就算自己当天没有完成任务。
所以,我回头看自己的部分简文,前面极尽啰嗦,还毫无重点。大概就是心里想着这1000字必须写满,然后先坐下来,慢慢悠悠地想,啰啰嗦嗦地写,通常写之前连主题都没有。坐定后写着写着就写出一点感觉,所以临时换方向,临时改主题,临时改立意,写着写着画风突变都是有的。这完全符合我DI双高的特质。
更有些实在无法在一个主题上凑成1000字时,我就给自己来了一个“外一篇”。即前一篇的几百字文章已经写完了,接下来的这“外一篇”就是与前面写的内容完全无任何关联完全没有交集。
在前一晚上“苦思”简文内容,晨起想着今天的简文主题,然后又毫无效率的做了一整天PPT之后,边做PPT边想着还没有完成简书打卡……以此说明我自己这心里是很在意这件事情的。到现在,不得不完成今天这篇简文,依然没有持续1000字的内容,那就“外一篇”吧。
(外一篇)
以我自己为例,结合《零秒工作》一书,给大家分享一个“零秒工作”的小工具。
背景:最近几位老师都在完成各自的PPT,有些老师已经全部完成初稿,在打磨第二稿。而我比所有人都慢。我想了下,我效率低下有如下几个原因:
1、他们开始制作PPT时,我在出差封闭训练,当时连主题内容都不清楚,所以没有及时开始工作。(解决办法:凡事提前做)。
2、回深圳后,他们的PPT已经完成部分,隔三差五拽着我磨课,耽误了我自己做PPT。所以,没有办法专注工作。(避开干扰项,找出固定的“社交”时间,其他时间“say no”)。
3、总觉得时间还多,每天都是在磨时间,也没有妥善制定计划。(解决方法:树立整体思维,建立全局观念)。
4、在PPT模板上、PPT的各种图标的采用上,左挑右选,迟迟不能决定。(解决方法: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先完成再完美)。
5、因为内容不是很熟悉,所以制作过程中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因而制作PPT文档速度慢。(解决办法,熟悉内容,向其他熟悉这方面的老师请教)。
以上这些原因,其实是通过“零秒工作”的小工具找出来的。那具体如何做呢?
用一张A4纸,横着放,左上角写上要分析的主题,右上角写下时间。正文写上具体的原因。要求:1分钟内凭感觉写完,写满4-6条就可以了。
比如,我今天给自己写下的内容,见图片(请忽略我的字迹)

左上角写主题:我的PPT为什么做得这么慢?
右上角写时间:2021年4月22日星期四
正文内容:
早上起不来,闹钟响了后又给按掉了。
不专注,总想着阅读卡和简书卡还没完成。
太关注细节,找符合内容的图标花费了很长的时间。
外界干扰,电话、微信及其他干扰。
疲倦,上午做了5个小时的PPT,下午几乎啥也不想干。
这就是我今天的内容。不建议用电子档,随时携带笔和纸,随时记录,才是原始的灵感。
记录的好处是,长期记录之后,把原因归类整理分析,然后规避效率低下的原因,这就是这个小工具的魅力。
你也可以试试看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