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今中外
从清军与俄军的第一次战斗,看双方战斗力差距

从清军与俄军的第一次战斗,看双方战斗力差距

作者: 渴死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20-01-17 15:30 被阅读0次

    俄罗斯自十六世纪形成统一国家,在伊凡雷帝统治下开始向东扩张,半个世纪后吞并了几乎整个西伯利亚。1638年,沙皇在勒拿河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作为向东扩张的指挥中心,继而进入黑龙江流域,占领黑龙江上游的尼布楚城,俄称涅尔琴斯克,并继续向东深入。

    俄罗斯在黑龙江流域大肆扩张之时,正值中原明清鼎革之际,中原王朝无暇顾及遥远的东北边陲。但是尼布楚和雅克萨地区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也是满清在中原一旦不能立足时的最后容身之所,俄罗斯的侵略行径使满清政府感到非常紧张。所以虽然中原战事正酣,清朝仍然竭力组织力量反击俄罗斯的侵略。双方因此爆发了一系列战斗,包括著名的雅克萨战役。中俄双方对这些战斗的记载有的基本相同,有的差别很大,还有些战斗一方有记载,而另一方没有记载。清朝对这些战斗主要记录在清朝文献《平定罗刹方略中》,而俄方的记载见于瓦西里•帕尔申所著的《外贝加尔边区纪行》中,由于此书著于1840年,距战斗发生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将近两百年,因此有些记录可能已经散失,这也许是一些在《平定罗刹方略中》有记载的战斗却没有出现在《外贝加尔边区纪行》中的原因。

    据俄方记载,中俄双方军队的第一次战斗爆发于1652年3月24日黎明时分。

    此前由哈巴罗夫率领的两百多名哥萨克在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以沙皇的名义强征实物税,还逼迫当地居民臣服于俄国,向沙皇效忠。当地的达斡尔部落与赫哲部落多次与哈巴罗夫匪徒发生战斗,但由于这些部落只有刀矛弓箭等冷兵器,根本不是装备了大炮和火枪的俄军对手,被打得死伤惨重,于是他们就向清政府求援,并告诉清军,俄罗斯人手中有一种像“雷”一样的武器。于是清朝便派兵前往清剿,在乌扎拉村包围了哈巴罗夫一伙,双方发生激战,这就是俄军与清军在史上爆发时第一次战斗。严格来说,哈巴罗夫的队伍并不是正规俄军,只是受沙俄政府支持的一群匪徒。

    对于这次战斗,俄方是这样记载的:“满洲总督乌丘尔瓦命令一位名叫伊齐涅伊的王公沿松花江征集军队去打俄国人,包围他们,生擒他们,并把他们连同阿枪人(当地达斡尔部落)认为是“雷”的那种俄国人的神奇武器一起解送到他那里。

    伊齐涅伊住在纽利古特城,该城位于流入松花江的古拉河畔,而乌丘尔瓦则住在纳迪明城。该城距纽利古特约有一个月的路程。

    伊齐涅伊征集了两千零二十名骑兵以后,就出发去援助阿枪人;但显然他行军井不急迫,因为过了三个月他才到达阿枪人那里。他携带了六门大炮、三十支小铳、其中一些有三个眼或四个眼(只是沒有枪机);此外,他还携带了装有火药达四十俄磅的粘土破壁工具十二个,企图以此爆破城墙。

    1652年3月24日黎明,当106名(另外100人外出征粮)俄国人还在沉睡的时候,汉人和满人突然冲向城堡,响起了可怕的枪炮声。俄国人被枪炮声惊醒。他们感到特別惊奇的是第一次听到来自敌方的枪炮声,因为在此以前敌人一直用弓箭同他们打仗。因此,俄国人更坚决地准备了战斗。双方的枪炮射击持续了一整天,敌人终于在城墙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几乎冲入城内,但他们奉命要尽力设法活捉俄国人,这样就给了俄国人以喘息的机会。哈巴罗夫及时对准缺口架起一门大铜炮,并有效地进行轰击,很快就把中国人打退了,打得他们溃不成军。同时,又有五十名俄国人勇猛出击,夺取了中国人的大炮,并掉转炮口来打中国人。这时,战斗的形势就完全改观了,各据点的敌人都纷纷逃窜。尽管俄国人为了节省火药,大都是用军刀砍杀,但也只有十人死亡,二十八人受伤;相反,敌人方面的损失却很惊人,他们死了六百七十六人,而且除被夺走了一些大炮外,还被夺走带有三、四个眼的小统十七支、旗八面、马八百三十匹,另外还有不少人被俘,至于他们入侵的原因,俄国人是从一些被俘的中国人处得知的。在这大战斗中,充分显示了西伯利亚征服者的勇猛剽悍。”

    这段记载中的人名:乌丘尔瓦、伊齐涅伊和地名:纽利古特城、古拉河、纳迪明城等在中方资料未见记载。

    与俄国人对战斗过程和结果的详细记载相比,清朝方面对此战的记载显得非常简略:“顺治九年,驻防宁古塔章京海色率所部擎之,战于乌扎拉村,稍失利。”

    俄方炫耀上报的战果如此之大很有可能在歼敌人数和缴获马匹上虚报数量,因为杀良冒功对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匪徒来说再平常不过了。可是缴获枪炮数量是无法做假的,因为当地部落没有枪炮,只有清军才有,所以缴获枪炮一定是来自清军。

    清朝记载的“稍失利”可能是为了掩盖其遭受的较大失败,因为从俄方缴获枪炮数量来看,清军的失败不像是“稍失利”。

    虽然双方记载详略不一,但结果是一致的,就是清军战败了。

    由于清朝记载过于简略,因此只能根据俄方记载中的资料来分析此战。

    俄方记载表明清军拥有六门大炮和三十多枝小铳,其中有一些是三眼铳或四眼铳。虽然四眼铳并不常见,但三眼铳是明朝边军的标准装备,所以这支清军的三眼铳应该来自对明军的缴获,或者是有投降清朝的明军加入了清军,俄方记载中也说清军中有汉人。

    俄方记载清军有两千零二十名骑兵,这么精确的敌方兵力统计,要么是哈巴罗夫为了向上司强调敌人数量众多而故意杜撰,要么就是俄军情报工作非常优秀。

    清军是在夜间对俄军发起突袭的,具有战术上的主动性和突然性。

    清军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对睡梦中的俄军发动突袭,最终竟然被打败,显得非常不可思议。虽然俄方记载中也承认,清军为了活捉俄军和缴获俄军的武器而有所保留,但还是难以想象在占据如此大优势的情况下会被俄军逆转,然而清军战败的结果却被双方一致确认。

    这个结果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可能发生,一种是俄军在武器装备上占了很大优势,否则仅凭从睡梦中惊醒后仓促应战的106名哥萨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挡住有六门大炮支援的两千骑兵冲击。在战斗发生时的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确实已经普遍装备了火枪,所以哈巴罗夫的106名俄军可能人手一枝火枪,而清军一共只有三十枝不能精确射击的三眼或四眼铳,在火器数量和质量上居于下风。

    再根据俄军架起一门大铜炮,就打得清军溃不成军的记载来看,俄军在火炮性能和射术上也占据优势,而这也符合历史事实。当时中国只有聘请澳门的葡萄牙人铸造的少数大炮才能与欧洲火炮匹敌,也只有经过他们培训的炮手才能有效射击,自造火炮的质量和性能都不如欧洲火炮,普通炮手的素质也不如欧洲炮兵。而当时满清精锐力量都在中原征战,优质火炮和优秀炮手不可能调到边远的黑龙江地区。

    然而106人即使占有火力优势,要挡住两千多满洲骑兵的突袭并将其击败,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所以就产生了另一种可能,就是清军根本没有两千多骑兵和六门大炮,是哈巴罗夫为了显示其英勇善战,故意在上报时夸大了敌人的数量,好领取更大的功劳。事实上,经过此战,哈巴罗夫确实受到了钦差大臣齐诺维耶夫的赏识,被调回莫斯科,封了个小贵族,并被任命为勒拿河沿岸乡村总管。

    当时清军入关不久,八旗军还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关外骑兵的战力尤其彪悍。瓦西里•帕尔申曾亲眼目睹蒙满骑兵的弓马本领:“他们眼力惊人,箭法准确”。“……有的人跃马驰骋,张弓搭箭,当优秀射手手起箭发,命中正在飞行的前一枝箭尾时,他们灵巧的技艺使人惊叹不已!”这种骑兵的战斗力如果在冷兵器时代,可谓天下无敌,可是当他们面对枪炮时,失败是注定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装备差距,才导致后来的雅克萨战役中,数万清军无法剿灭几百名缺衣少食的匪徒,不得不放弃尼布楚和贝加尔湖,以《尼布楚条约》换得不到两百年的和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清军与俄军的第一次战斗,看双方战斗力差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gv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