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得太菜了!!
课堂上我自己发现的问题:
一、在讲完第一个问题,救15只小鹿,每条船可以救3只小鹿,需要几条船之后,我在黑板板书了15÷3=5,意思是15里面包含了5个3。但是在讲第二个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几只狮子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列式列不出来,应该是10÷5=2,很多孩子写了10÷2=5,还有写5÷2=10的……我就知道自己除法的算式这个地方没讲好,也没讲透。
后来听梅梅老师进行指导,我才知道是因为我没把算式的各部分和分一分的过程结合起来,学生不知道算式的每个部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要把算式的每个部分和分的过程中具体的某一步结合起来,比如15÷3=5,出示过程应该如下:
15里面有5个3,那我们是把几给平均分了呢?(生:15)对,所以我们先写15,因为我们分的是15(板书15)平均分的意义是什么你还记得吗?(生: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15平均分,那就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平均分的意思,(板书÷)这个符号中间的一道横线把上下分成了两部分,每部分都有一个点,上下一样多,所以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平均分。我们是想看看15里面有几个3,(板书3)也就是说,15里面能平均分出几个3呢?(生:5个),对,那么最后的得数我们就写“=5”。这就是15÷3=5这个算式得来的过程。
这里要强调,一开始要分的总数是几,就要先写几,这个位置的数就叫被除数,被除数就是被平均分的数;除号的意思就是平均分。把分的过程每一步都跟算式对应上,学生就可以比较顺利的自己写出算式了。
二、很多学生把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写颠倒了
梅梅老师说,这个地方要把÷为什么读“除以”讲一下,×读“乘”,它的前后两个因数可以随便掉换位置,但是除号不行,它的前后是不能随便掉换位置的,被分的数是几,就把几写在被除数的位置,不可颠倒。
三、第二次分比起第一次分没有提升
梅梅老师告诉我,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具体的目标,上一个环节达成的目标,下一个环节就不用再重复了。也就是说,在让学生分15根小棒,看里面有几个3的时候,学生需要达成的目标是:通过分一分体会平均分的过程,能够把除法算式的每一部分与分的过程中的某一步对应起来。学生分完了之后要有反馈,把学生分的小棒样子拍下来投影展示,这样是为了防止有学生还是不会分。反馈完了之后,可以让学生去黑板上分一分板贴,等学生分完板贴,我可以直接根据学生分的结果去板书算式,一边板书一边与刚才的过程做一个对应。到了第二次分,把10平均分成5份的时候,就不用让学生分小棒了,而是在纸上画出10个圆圈,用圈一圈的方式去探究。圈完之后,直接在图的下面写出除法算式。这次仍然需要反馈,可以直接让学生拿着纸道投影机底下展示,并再次用学生写的算式与讲解,该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与分一分过程中的哪个步骤对应。
总之是讲的太菜了!!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