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除法”的认识

教学“除法”的认识

作者: 大雁南飞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22:13 被阅读38次

二年级下册,孩子开始学习“除法”。每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对孩子的认知来说,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记得,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是结合孩子的生活中的“合并”与“分开”等经验,然后提炼出数学中的“加法”与“减法”。再接触特殊的加法(加数都相同),为了计算的简便,数学家创造出“乘法”这种运算。可以说,乘法的意义,还是非常受到孩子的喜欢。因为,你看,100个2连加,只要写成100*2,多简便呀。

现在,教学“除法”,如果能让孩子感觉到方便,相信除法也能受到孩子的欢迎。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我曾渗透性的让孩子计算18-6-6-6=0这种类型的题目。有孩子说到,连续减掉3个6。换成除法意义中的包含除,就是18里面有3个6。

这两天正式教学“除法的认识”后,为了让除法概念在孩子脑海里建立起来,必须让孩子多多经历操作的过程,把除法的意义刻画到孩子的脑海里去。

因此,第一步要建立“平均分”这个重要的概念。通过让孩子各种形式去分小棒,在各种分的方式中,有一种最特殊,也很受到同学们一致的欢迎,那就是“每份分的同样多”。因为,这样分更公平,顺势给出数学概念:“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掌握了平均分的定义以后,然后就是不断的动手操作,把各类物体平均分,慢慢的感悟“份数”,“每份的数量”,“总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分物体的过程中,孩子逐渐的发现,分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情况。那就是,等分除与包含除。(当然,只是让学生感悟这些)这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要向“除法”进军了。就是把分物体的两种情况都用数学语言――“除法式子”表达出来。教材截图如下:

教学“除法”的认识

教学进程:首先根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然后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最后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不过本人觉得,从生活语言到数学需要的过渡,有些衔接不上,让学生感到很唐突,有点强行告诉的味道。

教学“除法”的认识

上图,让孩子圈一圈,发现24个草莓有6个圈。也就是24里面有(6)个4。然后,就是出除法式子出现,24÷4=6。

在动手圈一圈与列出除法式子之间能否加上这样一个过程。圈去一个4,就说明少了一个4,结合一年级学的“减法”,可以列式为24-4=20。然后,依次不断的减4,直到等于零为止。列式为:24-4-4-4-4-4-4=0.然后,像教学乘法一样,让孩子感觉到这样写不方便,能否有一种简便的写法呢?比如:100-2-2-2……

这样一来,学习除法的必要性是否就产生了。一切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是人们需要的结果。

接下来的教学,就是指导孩子如何写除法式子。(教学实证表明:部分同学不明白除法式子中个数的含义,只是一种强记的结果。甚至,会有定势出现,最大的数要放在前面。当然,最开始的阶段还确实是对的。)不断的从总数里减掉相同的一个数,我们就把这个总数写在最前面,表示开始从这里开始拿了,;每次减掉2,就写成÷2,至于最后的结果,可以是看自己动手操作的结果,也可以是通过乘法口诀快速得到。

当然,要结合操作图形让孩子明白:被除数(总数)在图形的哪里,除数“每份数”在哪里,最后得到的商表示什么?(份数)在哪里呢?

教学“除法”的认识

12表示全部的圆,2表示每次圈掉的两个,6表示这样的6个圈圈。

当然,上面是包含除的图例。等分除的图例如下:

教学“除法”的认识

脑子灵光,根据口诀很快知道答案的孩子会直接每个盘子放三个;不知道答案的孩子,就要指导他们一个一个轮流连线,最后全部连线完了,还要提醒孩子看看是否符合“平均分”的特点;最后得到答案。甚至,可以想想得到,孩子的连线可能会很乱很乱,而不是像上图一样的清晰。(因为,这是知道了答案后再连的线)。

一个班内,孩子的差距很大。这节课教师教学要要把孩子水平定位在“通过逐一连线,能接受本课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来培养孩子单纯的除法计算技能。(让孩子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做作业的时候,脑海里有画面感。)

还有一点题外话,就是一个班的学生素质掺差不齐,更能让教师看到学到必要的教学技能,进而提升教学能力。

相关文章

  • 教学“除法”的认识

    二年级下册,孩子开始学习“除法”。每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对孩子的认知来说,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记得,加法与减法的运算...

  •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中原焦点团队,焦点幸福教师 坚持分享第1720天2021.11.24周三 最近让孩子们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

  •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

  • “除法初步认识(一)”  教学建议

    1、立足于除法概念本质的建立――平均分; 2、运用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转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概念; 表征方式...

  • 二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方向,万以内数的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两...

  •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书笔记(二)

    案例二:剩之愈小,割之弥细——“小数除法”单元学习主题教学 小数除法是小学数学的常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的核...

  • "分数除法(三)"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应用问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混编时,学生难以判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为...

  • 小数除法单元教学中的收获与反思

    小数除法单元教学中的收获与反思 一、 在转化思想中继续探索小数除法 穿越过小数乘法单元教学之后,孩子们在面对小数除...

  • 2021-09-18,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 今天,教学小数除法。重点有两个,一是让孩子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二是...

  • 学生对“平均分”的表达

    “平均分”这一概念是除法的本质,学生对此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对除法的理解程度。在除法正式教学前,不遗余力的对“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除法”的认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ts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