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家常闲话
文|张爱敏
早晨,依然是5点25分准时醒来。
起身,穿衣,洗漱,飞奔下楼。
身后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不扭头就知道是于老师,她一路小跑,从我身旁飞过。
面对我的质疑,空气中送来一句话“我不让学生迟到,我得赶在铃声响之前……”
5点40分,铃声而至,于老师已站在教室门口。
我忽然抿嘴笑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我们可爱的班主任,总是以身作则。
六点上操,20分钟的操前小读,学生自由朗诵第一单元的诗歌,我也背完了百词斩上40个单词。
天冷了,我越来越懒了。待在办公室改了几本随笔。六点半到七点继续上早读,指导复习,点拨方法,就是想让学生提高效率,不做无用功。
七点回到办公室,看到一则留言,内心欣喜万分,我好像看到了曙光,内心敞亮起来。
一激动又坐下来码字,竟然忘记了时间,接到先生的电话,质问里有爱“还不回家吃饭?”这,大概就是人到中年的爱情。
今天的主旋律是改卷、上课,忙里偷闲又制作了个人名片,帮工作室小伙伴改了两篇文章,远程教娜娜编辑公众号,中午吃了酸汤饺子,去工作室督察了文化墙的布置,下午终于改完了试卷……充实至极。
特别是收到一个令工作室小伙伴们振奋的消息:张老师您好!我们想摘编苏娜老师的文章,可以吗?……也想让苏娜老师提供几张照片来选择一下。
“可以啊!”我随即回复,并截屏发到工作室群,附上信息:“闪闪发光的你们哟!请苏娜老师看到信息联系我,按要求提交照片发给我。”
其他小伙伴纷纷祝贺。我深深地感觉到,这则消息就是及时雨,就是强心剂啊!当我把教育时报年会的消息转发到群里时,小伙伴们纷纷报名。特别是嘉琪悄悄给我留言:张老师,我现在休产假,没单位,咋填呢?我随即敲出行字:就填张爱敏工作室。嘉琪欣喜万分“填工作室我心里踏实”。一种幸福的感觉扑面而来,一个人,点燃一群人,这种感觉真好!
亲爱的!张老师虽然没有参加过班主任工作室专业的培训,29年摸爬滚打过来,更懂你想成长而不知前方的迷惘与痛苦。所以,假若你想成长,我们一起同行!
晚上两节晚自习,与学生在咸亨酒店中漫步,感受人性的沦丧,触摸社会的凉薄,也回味着鲁迅对“苦人”的社会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冷淡”的批判,特别是在同情与批判的深层中那激荡着的人性荒原的生存“呐喊”。
想写一篇文,解读这个凉薄的社会,从小说语言入手,从对话入手,从咸亨酒店入手,从主题的多元性入手,想从课堂中师生的对话入手……但始终没写出来。
但我知道,我已经在学生心中播下一粒种子——我们要成为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的吐故纳新的读书人。
是啊!作为教师,我是教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来教的。扪心自问:我们该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
此时此刻,偌大的校园,办公楼一片静谧,唯有办公室一盏灯,与我为伴,内心深处,别样暖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