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慈悲就是给对方存在感”,是梁宁在《用户体验和结婚教练》这讲中回复学员心得中的一句话。以此作为标题,只是觉得其中的内涵让人有更多回味。跟乔布斯深爱的女人蒂娜在他们卧室墙上写的“忽视是一种虐待”这句话遥相呼应,强调了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的存在感。
人的五个层次
梁宁通过结婚教练的故事,介绍如何用一个产品经理看产品的专业化方法,从外到内的五个层次来看待一个人。
第一层感知层。是对一个人表面的感知,包括人的身材、相貌、说话的口音等。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指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譬如银行职员,军人、教师、公务员等都是生活中的角色。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包括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每个人的资源结构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第四层是人的能力圈。课程中并没有直接解释,粗浅的理解是一个人的技能或者特长,或者说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等。
第五层是一个人的内核。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基于表面的感知,或者基于角色化的接触,都是非常浅层的关系。如果对一个人只是这两层的认识,是没有办法达到彼此的深入了解和深层关系的。只有从第三层开始,才会逐渐了解一个人的深层部分。
从外到内是从认识一个人到真正了解一个人的过程。
- 以一个男孩开始追求一个女孩为例:如果你是这个男孩,想跟这个女孩子深度交往,那一定是发生在她的资源结构层、能力圈和存在感三个层次,随着交往深度的加深,从资源互换到能力圈的了解,再到存在感的深交。
- 了解到她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之后,满足她的存在感,比满足表层的物质需求会更让她开心。这就是梁宁所说的“有一种慈悲就是给对方存在感”。
从内到外则是一个人从自己的存在感着手,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 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
- 接下来就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打造自己的能力圈,让你的能力能够逐渐支撑你的存在感,也就是查理芒格说的,让自己配得上。
- 有了能力就会吸引对应的资源,于是你构建了一个与你匹配的资源圈。
- 在这个资源圈里,你因什么而吸引别人,你就不自觉的扮演了某种角色,这种角色完全由你的资源圈决定。
- 随着你的资源圈不断提升,你的角色也发生与之匹配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也从外由内地在改变你的气质和外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如果你心仪的女孩从外到内了解并认同你,就奠定了你们继续深交的基础。同样,你的存在感也需要被满足。
如果双方的存在感不断得到满足,就会从“两情相悦”走向“相濡以沫”。
当然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任何时候的存在感都能够得到满足的,一起能走多久,就是看对方的存在感能够忍受到哪个层次。
就像乔布斯的妻子劳伦.鲍威尔评价乔布斯一样:他像激光那么专注,当他的光芒照耀到你身上,你就会沐浴着他的关爱,但是当他的光芒转移到其他关注点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人生非常黑暗。
劳伦.鲍威尔能够忍受乔帮主给予的这种存在感,所以能够陪伴乔帮主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而乔布斯的第二个女人蒂娜忍受不了,则只能与乔布斯相忘于江湖。
李笑来也说“只会抱怨,看不到别人的好是一种罪。”,其实就是“有一种慈悲就是给对方存在感”的另一种解释。
产品如人
关于存在感的解读,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把自己看成一个产品,你就是在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产品向全世界交付,满足对方的存在感。
就像一个谦虚的人容易被接受,一个乐于为他人鼓掌的人容易被认同一样,都是源于给了对方存在感。
接下来就该思考,一个产品如果想要生命力强,就要不仅满足用户的表层需求,而且要力求满足其存在感,这才是好产品的终极追求。一个产品如人一般也对应着五个层次:
第一层感知层:产品给人的直观感受;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产品在什哪些场景下能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产品与哪些用户建立连接,也就是哪类用户会使用;
第四层能力圈层:产品构建了哪些竞争力;
第五层存在感:产品内在的价值观。
一个产品会深入到人不同的层次,层次越深,越具价值和竞争力,如果一个产品只停留在感知层,那么与深入到人们对自己存在感定义层面的产品不可同日而语。
微信之所以是个好产品,是它太能满足一个人的存在感了。发朋友圈是自己在刷存在感,被朋友点赞是自己的存在感被满足。
炉石传说之所以是一个好游戏,也是因为他满足了游戏者的存在感,游戏者在不断挑战各种关卡中获得游戏角色的认同,让人愿意深陷其中。
一切源于存在感
在开始长期关系之前,不管是创业找合伙人还是寻求结婚对象,如何有框架的去观察一个人进行是否适配的判断是最关键的。
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如果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他的能力圈就不会再扩充了。所以人要不断在寻求存在感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能力圈。
存在感之于产品,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产品竞争力,才能让一个产品走向经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