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现实:
钱是人的胆,
子是父的威。
别让自己懦弱,
别让父母低头。
小时候你靠父母抬头,
长大了父母靠你抬头。
这段话虽然看起来有点势力庸俗,却很现实。
01小时候靠父母抬头
徐颖的爸爸是家中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也就是徐颖的叔叔,叔叔家有一个儿子备受爷爷奶奶的疼爱,男孙嘛,完全可以理解。
徐颖的父母成家后就另立门户,因为在基层工作,很少回城里,徐颖出生后也在父母身边成长着,父母对徐颖的教育也非常上心,导致徐颖落落大方,而且全面发展,寒暑假才到爷爷奶奶家住一段时间。
虽然徐颖父母很少去爷爷奶奶家,但是爷爷奶奶家的冬肉都是徐颖的爸妈买好带过来的,纯天然的肉制品吃起来比较放心。
徐颖的叔叔和老人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结婚后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婶婶没有工作,堂弟徐超出生后也没有分家,而且家庭开销都是爷爷奶奶在付出,爷爷奶奶对徐超也是疼爱有加,毕竟是男孙嘛。
热情、能力也比较强的徐颖妈妈想办法给弟媳在基层挂靠了工龄,名下承包的职工身份地流转给别人,只需要缴纳个人的那部分养老金就能保住工龄,这样徐颖婶婶十分感激。
徐颖该上三年级的时候,重视教育的爷爷主动提出让徐颖到城里上学,毕竟要学英语了。
徐颖父母主动提出给生活费,被徐颖爷爷奶奶婉言谢绝了,就这样徐颖正式开启了在奶奶家借读生涯。
徐颖爸妈明确告诉女儿:“每个月给你固定的零花钱,不准伸手问奶奶要零花钱,学校的开销可以向奶奶借,以后爸妈如期归还。”
虽然没有直接给生活费,但是每到周末爸妈回来看徐颖,总是大包小包地提过来,奶奶家生活质量提高不少。
开学没有多长时间,徐颖就打电话告诉爸妈:“爷爷总是冤枉我,弟弟摔倒的时候,爷爷说是我推倒的;弟弟哭的时候,爷爷说是我把弟弟打哭的……”
妈妈只有安慰女儿:“给爷爷解释清楚,是你的错误就承认错误,不是你的错误,要学会反抗。”
就这样在徐颖的告状和父母的安慰中迎来了徐颖的生日,徐颖妈妈晚上过来时买了蛋糕和蔬菜还有一部分熟食,做了一桌子饭菜,徐颖开开心心地过了生日。
饭后大人们聊天的时候,徐颖在里面写作业,两岁的弟弟徐超习惯性到姐姐房子里凑热闹,走得太急,刚进门里就摔倒了,哇哇大哭。
爷爷条件反射地问:“你怎么又打他了?”明明是弟弟自己摔倒的,徐颖妈妈看得真真切切,正扶弟弟起来的时候,听到爷爷的问话,于是就反问了。
妈妈:你看到英子打弟弟了吗?
爷爷:就是因为英子打弟弟,弟弟才哭的。
妈妈:你真的看到了吗?
徐颖妈妈又重复了一遍,爷爷还是十分肯定自己的观点,这下彻底惹毛了徐颖妈妈。
妈妈:我张云教育出来的娃娃要是欺负小弟弟,我把她的头拧下来给你!
爷爷:……
妈妈:我女儿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受气的,不愿意带就说出来,我现在就领走,永不再来!
爷爷……
妈妈:承认我女儿跟你的姓,就和男孩一样待遇;不承认和你一个姓,她以后就叫张晓艺。
爷爷:……
气氛一度非常紧张,这个时候奶奶接上了话茬,开始打圆场。
奶奶:他们爷爷爱冤枉人,别给他一般见识,还没有人这样顶撞过他,你这是怎么了?
妈妈:对我怎么样无所谓,对我女儿不公平就是不行。
奶奶:……
从此以后,徐颖在奶奶家风平浪静地读完了小学,初中,又被保送到地区重点高中,阳光,自信,而且十分独立。
02长大了父母靠子女抬头
李波出生在豫东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家里,父母老实本分,叔叔婶婶比较强势,不让爷爷奶奶给他们家一点帮助,连帮助带李波和妹妹都不行。
父母出去干农活的时候只好把海波和妹妹锁在家里,当小学老师的远房婶婶看不过去,假期或者周末帮助带一下,让李波父母放心干地里的农活。
李波后来凭借实力考上师范学院的体育系,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课余时间李波开始勤工俭学,在格力空调连锁店跑业务,除了挣点生活费,还积累了经验和人脉。
毕业后就和女朋友回到了女朋友所在的城市打拼事业,前期十分艰难,在女朋友父母的支持下生意慢慢走向了正规,后来开了公司。不但聘请妹妹帮助跑业务,还把父母从农村接过来,母亲打理家务,父亲负责加工空调的接风口。
慢慢强大起来的李波每年春节都带着父母回老家贴对联,顺便看看家族里的老人,家族里的亲人们都非常热情地打着招呼,嘘寒问暖,十分亲切。
只要业务上需要人手,李波首先想到家族里的亲戚们,给个就业的机会。那个欺负过他们家的叔叔和婶婶只有远远观看,不敢靠近眼前,十分落寂。
偶然的一次机会,参加亲戚家的婚礼,李波的叔叔婶婶刚好也在场,叔叔和婶婶唯唯诺诺地和李波搭话,并主动和海波的父母示好——父母还是那对父母,如今叔叔和婶婶的态度却变了样。
在此我也有感悟: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子女就好比核武器,可以不用,但必须有。
做父母的不要当孩子需要你时,除了惭愧,一无所有。
做子女的不要当父母需要你候,除了泪水,一无所有。
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不要回首往事时,除了蹉跎,一无所有。
这就是要努力奋斗的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