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体贴人,然而从家长们的实际行为来看,这只是表面的说法,其实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不能输给其他孩子,要做人生的强者。”
很多家长都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只要我的孩子好!”,在这样心态的影响下,家长们在批评或表扬孩子时,脑子里想到的并非是孩子自身的幸福,而是希望他们在眼前的竞争中如何胜出,即使不能取胜,也决不能落后于他人。在一味强调竞争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很可能成为人际关系紧张、极其孤独寂寞的人。
其实,“只要我的孩子好就行”这种想法是最有害的。家长必须从这样一种角度考虑问题、教育孩子,就是他们生活的社会应充满人间情义,因此,我们都应该成为建设这个美好社会的一份子。
在生活中,要给孩子机会,让他去帮助别人,培养孩子对周围人事与情感的敏锐,并让他们去尝试自己所学到的。例如;亲人生病了,让他去照顾,从经验的累积中使他了解什么是“帮助”;在幼儿园,教育孩子关心帮助别的小朋友,当小朋友摔倒了,要主动扶起来,并加以安慰;和家长一起坐在公共汽车,要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帮助他们形成“利社会”的自我形象,也就是让他们分享帮助人的感觉与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