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站有一次打折大狂欢的时候,我囤了好多的书,毕竟现在纸质书贵的丧心病狂,但该看还是要看的啊,打折这种事现在不上更待何时。于是,网页不停地刷,购物车不停地加,一次付款看到满减的时候,简直比买彩票中奖还要嗨!
好多人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一点没错!囤了好几箱的书,终于拆开这最后一箱的时候,塑封撕掉掀开书页,傻眼了——拍了英文原版的。
工作后也没有太多的机会用英语,不说也不看,真的是会废掉的,比如翻开书读两句,卡带卡的根本不能动弹。
那一瞬间就蔫了,想想当初为了一个四六级考试不停地学英语,现在没有考试了,也就没有了继续学的动力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惰性,或者是说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功利主义的思想,他没有实际意义,我们就不再去学习了?如果当下的工作和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专业息息相关,那我们是不是会深入得钻研并学习和研究?如果完全无关于曾经学过的专业,那是不是大多数人为了工作、生存而只限于工作中的那一小部分知识?认识的很多教师,她们经常要开各种研讨会议,但绝大多数人觉得毫无意义,浪费时间,挑剔每一位老师的讲课缺点。
但我又经常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人。在办公室,有当妈妈的仍旧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备战研究生入学考试;地铁上、公交车里有很多人在看资料、听网络课程,周末赶最早一班车去参加各种考试;甚至是在图书馆里,能看到很多头发花白的人老年人,拿着纸和笔在认真的写着什么。至于在我所认识的人中间,有一个姑娘给我的影响最大,加班到深夜,出差连轴转,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计划都已超额完成,考自己专业的证书、教师从业的证书……各种层出不穷的证书,均是一次通过,永远都是活力满满,永远都在学习。但她是个高中都没毕业的人,更不要谈学什么专业了,可是她给我们看到的精神面貌,根本就不需要用学历和专业来评判了。
也许那各种证书没有多么实际的意义,但最起码证明那是一种学习能力,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一种努力向上的精神。
英文原版书还放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却没有办法打开它勇敢的去面对,工作后荒废了自己,失去了学习和向上的目标,浑浑噩噩的得过且过,看过身边那些仍在学习和努力的人后,除了赞叹,还是继续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
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永远无法去感同身受事件本身带给我们的冲击有多大。我一直都羡慕身边的朋友如此有毅力、有冲劲,但也仅仅是羡慕,直到出现阅读问题,才能深刻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是怎样深刻的至理名言。尽管持续性的学习也许不会在短期带来多大的成绩,但只要去行动,终究会有意想不到的美妙发生。
买错一本书,一件小事,一个错误,又可能就是那个契机,就是那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