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发动进攻又要让对方无法抵挡,是对阵相持之际,发现他的弱点、问题,然后直接猛攻;得手获利之后,迅速撤退,让对方无法追击。曹操注解说:“卒往而冲其虚懈,退又疾也。”
这里的关键点,其实还在于能发现对方的“虚”,也就是看到对方的弱点、问题,有“虚”的地方就是我可以下手的地方,但是能看出这个“虚”才是真正的本事,这就需要现实世界的经验,包括你迅速猛攻又迅速撤退让对方追击不到,这本身就是需要聪明才智和经验加持的。
在商业世界当中,尤其产品同质的成熟市场的竞争,真的就是需要看清竞争对手的虚,然后乘势快速进攻让他招架不住。
第二段话的意思:
所以,我想跟他战,他虽然高垒深沟,还是不得不出老营跟我打的,那是因为我攻打他必须救援的地方。
意思就是,哪怕地方知道我这是在调虎离山,是让你离开原来的地方,他很清楚我的目的,但是还是不得不乖乖地出来,因为我威胁到了他非常在意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他非常不想失去的,也就是他的软肋。
比如,之前举过的例子“围魏救赵”,还有王阳明平南昌宁王“宸濠之乱”,都用的是去打敌人的老巢。对方发现,打仗打着打着自己老巢快被人家端了,他心里必然就会犯嘀咕了,谁都舍不得自己的老巢,就不得不出去救。
这里面引申一下,就在于,我要引诱对方出来和我打,关键点是你知道或者你能发现对方的软肋是什么,他害怕失去什么等等,你不知道,这招就用不了。
就像我之前《作战篇》里举例子说的,做好的计谋,是对方知道我要干什么,也还是愿意来配合我,因为这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不得不配合我,这里面就涉及到非常多的对人性、对对方的了解和探测。
我不想跟他作战,就是在地上画条线,他也不敢过来,那是因为我能让他对要来的地方心存疑虑,不敢来。曹操注解说:“乖者,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敌疑也。”
这里面的例子也非常多,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诸葛亮“空城计”,赵云的空营计等等。就是要对方觉得你这可能是在诈我,最后疑虑几次就走了。
但对于对方来讲,这是最佳策略,只要摆的阵仗足够像,那么对方就会想:
你就是想要引诱我过去,所谓“利而诱之”,这也是《孙子兵法》的计策;
当然也有可能就是故弄玄虚,不想让我过去。
这两种可能都存在,但是,万一是“利而诱之”,那么我就完蛋了,搞不好自己都保不住;哪怕你这是搞了个“空城计”,我也没损失多少,起码保住了自己,只是没把你打掉而已。
你会发现做决策有时候真的是在博弈,你不能保证自己一定做出的是最正确、收益最大的决策,但是,起码是“最不坏”的决策,大起大落,像张飞一样,一会儿赢了很多,一会全军覆没,自己都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