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十一)

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十一)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23:33 被阅读0次

宋代“雅士吃货榜单”的上榜人物中有一位南宋的林洪,他寻访山林,市井,游历各处,还不顾“君子远庖厨”的古训,亲自动手烹饪把自己与美食邂逅的过程编成了一本《山家亲供》。有一年大雪纷飞的时节,他在武夷山得到一只野兔,因为当时没有厨师就在一位老师的指导下找一个小风炉烧上小半锅水,将兔肉切成薄片,在滚水中烫到变成嫩粉色,配上酒酱辣椒,成就了独特美味。

他给这种烹饪手法起了个风雅的名字叫“拨霞供”,取“浪涌晴翻雪,风翻晚照霞”的意思,在氤氲的雾气中拨开云霞,得享美味何等满足。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又保留了食物的真味,对厨艺也没有太高的要求,后来就传到了市井,慢慢流行。现在大受欢迎的火锅跟其有几分相似,当然食材早已从兔肉拓展到各种各样。

豆芽是今天常见的菜品,最早的记录也是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不过它里面写的是用黑豆发的芽,除了具体的发豆芽方法,他还附上了推荐食谱,将豆芽洗净焯水,加上油、盐、苦酒和香料用麻饼卷着吃,这种做法也有一个曼妙雅致的名字叫“鹅黄豆生”。宋人喜雅,常以花入馔。“雪霞羹”采芙蓉花去心、蒂,焯好跟豆腐一起煮,芙蓉花的明艳与豆腐的柔白相互映衬,如丽人红妆,更似雪后的天边彩霞。先不论滋味,这样诗情画意的卖相已足够吸引。文人酷爱梅花,也设法将其入馔。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用干净雪水,上等白米熬粥,最后快熬好时加入洗净的梅花同煮,味道十分清雅。

《山家清供》详细记录了许多当时的点心。有一道出自宫廷的素点“玉灌肺”用真粉,油饼,芝麻,松子,去皮核桃,土茴香、白糖和红曲研磨拌匀,入甑蒸熟后切小块蘸辣椒食用。因为模样类似肺,又深得皇帝喜爱,就有了这个名称。还有醒酒用的“沆瀣浆”也是皇宫内院传出来的好物,现在中医界有一个“甘蔗莱菔汤”就来源于它。去甘蔗200克新鲜白萝卜150克,加水煮到萝卜烂后去渣服用。萝卜消食,甘蔗解酒,是大吃大喝后的良方。

南宋诗人范大成还写过宋人与爆米花的故事,每年正月十五,每年正月十五吴地之人会制作“孛娄”,就是将糯米炒到开花。这不仅是一道美食还肩负着特殊使命,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炒来占卜未来。宋代有专门的“蜜煎局”就是专门做蜜饯的地方。他们最擅长的是制作雕花蜜饯。把青梅,冬瓜,木瓜等先雕刻好再腌渍,不但美味,而且好看。现在云南大理白族人流传的一种“雕梅”就是当时传承下来的。在制作这些果子的时候,他们还会加入香药,不仅能够增添风味,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和药用功效。这种果子颜值和口感都非常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wa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