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怀[1]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2]
蝴蝶梦中家万里,[3]杜鹃枝上月三更。[4]
故园书动经年绝,[5]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6]
【简评】
诗题一作《春夕旅怀》。曲尽旅怀,漂泊之感见于言外。颔联“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一写梦,一写魂,旅思之缥缈可知,宜其为世人所传诵。结联为宦游者下一针砭,妙极!
-
[1] 旅怀:客中思乡的情怀。
[2] 楚城:泛指楚地。
[3] 蝴蝶梦:语出庄周梦蝶。见《庄子·齐物论》。
[4] 杜鹃:一本作“子规”,传为蜀帝杜宇之魂所化的鸟。
[5] 动:每每。经年:满一年。
[6] 五湖:即太湖。范蠡佐越王成霸业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
答李儋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1]
身多疾病思田里,[2]邑有流亡愧俸钱。[3]
闻道欲来相问讯,[4]西楼望月几回圆。
【简评】
首联扣题,由去年说到今年。“又一年”,出语平淡,却蕴含着深长的感叹和真挚的感情。颔联写出面对动荡不安的政局时的无可奈何之感和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怀。颈联真切地表达了对百姓疾苦出自内心的同情,曾获得后人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不负心语”(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尾联自然地写出写作此诗的意图,希望友人速速前来之意,不言自明。此诗通篇不用典实,语言自然,感情真挚,以怀友起,又以怀友之意结,首尾呼应,具有凝重而又流动的特点。
-
[1] 黯黯:淡淡。
[2] 思田里:思念田园乡里,指归隐。
[3] 邑:指自己管辖的地区。愧俸钱:拿了俸禄而未使百姓安定下来,感到惭愧。
[4] 问讯:探望。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1]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2]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3]微躯此外更何求!
【简评】
与野老农夫相处日久,襟怀言语自必相近,带村野习气。此诗写江村闲适生活,即以老农淡于世事之胸怀与不加雕饰之言词出之,故历来褒贬不一,或谓“琐屑近俗,杜诗之极劣者”(许印芳语),或谓“不必求好,却无句不好。圣人,神人!”(冯舒语)殊不知此公有意学老农语气故作旷达语,别有情趣。倘从诗外求之,岂忘怀于家国耶!
-
[1] 清江:指浣花溪。
[2] 棋局:棋盘。
[3] “多病”句:《文苑英华》本
作“但有故人供禄米”。
夏日
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1]檐牙燕雀已生成。[2]
蝶衣晒粉花枝舞,[3]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4]嘈嘈虚枕纳溪声。[5]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6]
【简评】
此诗为《夏日三首》第一首,当作于张耒晚年罢官归里之后。诗的首联即点破题旨,突出夏日的江村风日清和,檐前的燕雀也安居乐生。接着颔联和颈联分别从白天与夜晚两个角度进行具体刻画。这里通过“邀”和“纳”这两个极富感情色彩的动词分别将“帘”与“月”写得有情有意,将溪流声写得有形有体,充分显示了诗人的用词之工,同时也体现了他悠闲欣赏的心态。尾联表达了自己因久在官场,已经落得身心疲惫,两鬓如霜,只欲依靠打柴捕鱼度此余生,感受自然之乐。作者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观察细致入微,刻写精工,全诗画面清丽,意境幽静,全无盛夏的燥热之感。
-
[1] 风日清:指天清气爽,风和日丽。
[2] 檐牙:指屋檐。因边缘呈牙齿状,故称。
[3] 蝶衣:指蝴蝶美如华衣的翅膀。晒粉:指蝴蝶在展翅晒翅膀上的花粉。
[4] 落落:稀疏的样子。邀月影:月影透过疏帘,像被邀请而来似的。这里是用拟人手法。
[5] 嘈嘈:声音嘈杂的样子。虚枕:空心的枕头,夏天枕着很凉快。
[6] 樵渔:砍柴和打鱼。这里是指隐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