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二战喋血风云录
“巴巴罗萨”之前

“巴巴罗萨”之前

作者: 纸上谈兵123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5:41 被阅读5次

  在德国进行疯狂扩张的同时,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侵略和扩张。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波罗的海小国爱沙尼亚幻想以保持中立的方式换取和平,但是一艘潜艇的突然造访,使得爱沙尼亚的美梦彻底破碎。

  “雄鹰”号潜艇是荷兰于1939年2月制造出的一艘隶属于波兰海军的新型潜艇,该潜艇排水量1473吨,水面航速20节,装备有12根55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配有20枚鱼雷,舰上还装有一门105毫米的火炮,一台40毫米双联高射炮和一挺双管机关枪,艇上成员可达60人。

  9月中旬,“雄鹰”号因故障前往瑞典进行维修,维修期间,艇长因身体不适而被医生怀疑他得了伤寒,由于害怕传染,9月14日晚,潜艇来到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给艇长治病,到了塔林之后,艇长被确诊只是劳累过度,留在了塔林治疗。由于德国对波兰开战,9月15日,德国驻爱沙尼亚大使要求爱沙尼亚扣留“雄鹰”号,爱沙尼亚政府只得照办。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艇长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以武力夺回潜艇,9月17日晚,波兰水兵夺取潜艇,逃离了塔林。苏联方面得知这一消息后,开始向爱沙尼亚政府施加压力,9月19日,苏联声称“雄鹰”号对苏联的船只构成了威胁,苏联将不承认爱沙尼亚对它沿海的水域拥有主权,它将由苏联来保卫。同时,苏联开始向爱沙尼亚边境调集重兵,并且将飞机和军舰开进爱沙尼亚的领空和领海进行示威。

  为了缓解危机,9月24日,爱沙尼亚外交部长谢利捷尔亲率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9月27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苏爱互助条约》,苏联红军被允许进入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还在帕尔迪斯基、哈普萨卢、萨列马岛和希乌马岛建立了海军和空军基地。在“和平侵略”了爱沙尼亚后,苏联又用武力驱使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分别在10月5日和10日与苏联签订了《苏联与拉脱维亚互助条约》、《苏联和立陶宛互助条约》。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不费吹灰之力的占领了。

  在鹰击不列颠的同时,希特勒也在计划着进攻苏联。1940年夏,希特勒向德国高层透露了自己打算入侵苏联的想法,这一想法在德军高层中引起了反响,德军高级将领普遍认为,现在德国正处于鼎盛时期,时机对于德国来说极为有利。7月21日,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在德国最高统帅部会议上作了对苏作战的报告,他对最高统帅部的意见表示乐观,并且认为侵苏战争应该在1940年就开始。

  7月31日,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召开军事会议,希特勒在会议上详细的叙述了他的作战计划,他认为只占领俄国的一部分领土是不够的,要一举摧毁苏联。希特勒强调说:“要消灭俄国的有生力量,这才是目的!首先要发动两个攻势,一个是在南方的基辅和第聂伯河发动进攻,另一个是在北方通过波罗的海三国,向莫斯科发起进攻,两支部队将在莫斯科会师,并且发动一次特殊的战役来夺取高加索的巴库油田,在此之后,德军将吞并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希特勒计划用120个师进行整个战争,留下60个师来保卫西线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进攻将在1941年5月开始,用5个月时间完成。他补充说道,他本来想在今年实施,可是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了。

  8月26日,希特勒下令从西线向波兰派遣10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他命令,装甲部队要集中在波兰东南部,以保护罗马尼亚油田。希特勒当然知道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肯定会引起苏联的怀疑,于是命令德国驻苏联大使通知苏联总参谋部说,这个调动只是派年轻的士兵接替复员的老兵。11月28日至12月3日,在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一军军需部长鲍罗斯的带领下,德军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以便对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审查。12月5日,方案的制定者们与希特勒进行了讨论,将要进行这一作战的3个集团军的参谋长各自研究了有关的战略问题,他们深切地感到了空间和人力上的困难。

  1940年的苏德边境始于梅默尔的波罗的海,沿旧东普鲁士——立陶宛边界延伸,接着向西进入波兰,形成一个突出的弧形地,然后向西延伸到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接着继续向南伸展,直到匈牙利,全长约1100千米。乌克兰罗马尼亚边界沿普鲁特。河至黑海,长约720千米。另外,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西部的中央,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边界线东南,有一片南北宽约240千米,纵深约480千米的沼泽地。复杂的地形使得德国部队无法集中,无法有效的组织防御和进攻。

  听了几位将军的报告,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深感忧虑,他怀疑德国空军是否有能力同时对英、苏两国作战,但是希特勒自信地认为德国空军可以做到这一点。希特勒认为德军的首要任务就是占领莫斯科,至于西伯利亚地区和乌拉尔地区可以暂时不去占领。

  12月17日,总参谋部制定出的第21号训令摆在了希特勒的桌子上。希特勒对这个计划并不十分满意,他把计划稍作了修改,明确规定:要优先保证肃清波罗的海的敌人,夺取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为此目的,中央集团军群需要往北抽调大量的装甲部队。只有完成上述目标,才能恢复对莫斯科的攻势。而且希特勒认为不应该把计划命名为“奥托”,而应该命名为“巴巴罗萨”。18日,希特勒在地下指挥部里向他的高级将领们宣布了第21号训令,正式启动“巴巴罗萨计划”。

  巴巴罗萨是德皇腓特烈一世的绰号,德语意为“红胡子”,希特勒把进攻苏联的计划命名为这个名字,是为了使这场战争带有圣战的意味,而且也使它充满了迷信色彩。

相关文章

  • “巴巴罗萨”之前

    在德国进行疯狂扩张的同时,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侵略和扩张。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

  • “巴巴罗萨”之前

    在德国进行疯狂扩张的同时,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侵略和扩张。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

  • 《六哥杂谈》海盗传奇(一):巴巴罗萨·海雷丁

    他到底姓巴巴罗萨,还是海雷丁,或是帕夏?

  • 慕尼黑或敦刻尔克

    今欧美人家均有慕尼黑之虑。而俄罗斯则有巴巴罗萨之忧。历史吧。

  • 铁十字的野望(番外篇):轴心国有可能赢得战争吗?

    笔者在“铁十字的野望”之下篇中,着重阐述了个人对于“巴巴罗萨行动”失败原因的观点:1.纳粹德国没有在战争开始之前就...

  • 13飞扬的历史课堂!

    “巴巴罗萨……开始……转折……柏林战役……看什么看?!记笔记啊!!我给你讲了,你不记,考不好不要怪我!” 这是霸气...

  • 江城子.德国赞

    帝国浮沉几兴亡, 十二载, 曾辉煌。 百万雄兵, 欧陆逞豪强。 挥师西进凯旋门, 雪前耻, 旗高扬。 巴巴罗萨空成...

  • 〈二戰資料彙纂〉

    其他资料-挂靠暂存 苏德-东线战场: 波罗的海、巴巴罗萨、基辅、斯摩棱斯克、乌克兰、列宁格勒、莫斯科、塞瓦斯托波尔...

  • 巴巴罗萨行动是愚蠢的错误么

    1941年六月德国入侵苏联,很多人认为这是希特勒犯下的严重的错误,是愚蠢的选择;但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现在都知...

  • 萨罗

    很早之前就看过《雄狮》这部电影的安利,今天终于看到了完整版。看电影之前抱着随便看一看的心理,看电影之中感受到最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巴罗萨”之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yy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