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巴巴罗萨行动是愚蠢的错误么

巴巴罗萨行动是愚蠢的错误么

作者: 哈勃 | 来源:发表于2017-07-30 13:06 被阅读112次

1941年六月德国入侵苏联,很多人认为这是希特勒犯下的严重的错误,是愚蠢的选择;但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现在都知道苏联曾经是超级大国,但苏联二战前还不是超级大国,1920年代末,德国还在帮苏联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我们不应该用战后甚至21世纪的眼光去回顾这段历史,而是应该关注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人们知道什么,希特勒及军官们能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首先从上一场战争说起,一战中,德军同样在进行两线作战,西线是堑壕战,典型的绞肉机,展现在整个战争期间很少发生变动;相比东线,战场更加机动化。德军在整场战争中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西线,但最终落败;东线方面,沙俄1914年开始进攻,东普鲁士相比于西线只有较少德军驻守,其中还有不少是预备队,但德军赢得了几乎所有主要战事的胜利。

一般剧情是这样的:俄军进攻,奥地利军队血崩,德军猛男力挽狂澜,战争持续了数年,最终俄军几近崩溃,与德国签订了和平协议。毫无疑问德军在东线是赢家,付出的代价也比西线小。到了1940年形式又是怎样呢?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取得了胜利,到了1940年,德军入侵低地三国法国、丹麦、挪威,还打跑了英国远征军。这是场高度机动化的战争,德军在极短的时间内获胜。来看点数据,德军在入侵波兰中有2万人阵亡或失踪,入侵低地三国及法国损失5万人,入侵挪威和丹麦损失5000人;一战中德军总共损失200万人,西线战场损失170万人,东线战场损失30万人。与一战的德军相比,其在1940年取得的胜利不仅仅是胜利,设想下,身处二战的一代人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以极小的损失取得了前几代人以及大损失耗费数年也无法得到的战果,在这时几乎没有人会不相信自己的那一套理论。

而同一时期苏联在战场的表现,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苏军入侵芬兰,芬军动员了25万人参战,苏军为42万人,坦克和飞机数量上更是对比悬殊,苏军占有绝对优势。基于政治因素,德国拒绝向芬兰提供武器援助,芬军基本上是独立抗敌,但结果是苏军被吊打,双方被迫签订和平协议,苏军的威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总之1941年夏,人们究竟能够得到什么信息,二战爆发至41年德军战斗力爆表,苏军在苏芬战争中的表现堪称鱼塘选手,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苏军对于德军来说是个难缠的对手。因此也很好理解德军高层指挥官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时的那份自信了

相关文章

  • 巴巴罗萨行动是愚蠢的错误么

    1941年六月德国入侵苏联,很多人认为这是希特勒犯下的严重的错误,是愚蠢的选择;但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现在都知...

  • “巴巴罗萨”之前

    在德国进行疯狂扩张的同时,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侵略和扩张。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

  • “巴巴罗萨”之前

    在德国进行疯狂扩张的同时,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侵略和扩张。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

  • 《六哥杂谈》海盗传奇(一):巴巴罗萨·海雷丁

    他到底姓巴巴罗萨,还是海雷丁,或是帕夏?

  • 铁十字的野望(番外篇):轴心国有可能赢得战争吗?

    笔者在“铁十字的野望”之下篇中,着重阐述了个人对于“巴巴罗萨行动”失败原因的观点:1.纳粹德国没有在战争开始之前就...

  • 二战评论(三)之斯大林的失算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兵分三路,在1800公里的正面上发动对苏联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全面侵略行动。战争初期,苏...

  • 慕尼黑或敦刻尔克

    今欧美人家均有慕尼黑之虑。而俄罗斯则有巴巴罗萨之忧。历史吧。

  • 愚蠢的错误

    Silicon Valley Episode 1 看剧笔记 Offer from Peter (正确的)$300,...

  • 愚蠢的错误

    犯错误了。不止一次的犯同样的错误,真是鄙视自己。 习惯问题。因为自己从不在衣裤口袋里放东西,所以自以为别人也不会。...

  • 愚蠢的错误

    今天单位就剩我一个人了,走的时候把不用的插座按钮都关了,安全省电。本是一件好事,刚才猛然想起多关了一个微波炉的。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巴罗萨行动是愚蠢的错误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gh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