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省俭的人,可能小时候清贫的家境有关,但印象中的父母并未太教导我该怎么省俭,相反,他们总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的满足我对物质的需求。记忆中有很多那样惊喜的时刻,小学的时候,正流行花色丝巾,父亲给我和妹妹一人买了一条,妈妈也很喜欢,但家里没有多余的钱给她买了,她高高兴兴的给我和妹妹系上光闪闪的花丝巾,站在门口看我们顺着大路走去村里的小学。电子表刚出现那会儿,印象中只有那些父母是“公家人”的城市户口的孩子才买得起,有一天父亲竟然给我也买了一块,8块钱,我那个农村中学,班里就我一人带上了电子表,父亲的举动虽然招来了母亲的好几天埋怨,但我却着实在班里风光了好一阵。还有一次,父亲给我买了一个让我羡慕已久的双肩书包,那时大多数同学们背的还是母亲用一块花布缝制的书包呢,再好一点的是单挎在肩头的军绿书包,背上双肩包,我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学习的能量,这些都是初中的记忆,刚进入80年代。小学并不出色的我,初中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竟一举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想想自己省俭的根源,家里虽然穷,但父母对我基本的生活是肯定保证的。只能想自己的原因,因为自己工作后工资并不高,生孩子买房子,一直过着欠账还贷的日子,这可能是根源。但到了这个年纪确实有很多后悔的事,觉得自己该花的钱却没有花。
刚生孩子的时候,母亲来帮忙带孩子,穿了一件棕色的洗的发白的外衣,我觉得是有些旧了,但没有果断的给母亲换一件新的,尽管后来给母亲买了很多衣服,直至她不断的叮嘱我千万不要再买衣服了,说衣服足够穿了,我还是有很多内疚。 大概2002年吧,给弟弟的结婚礼金1600元,后来也后悔了好一阵,因为着急还第一套房子的借款,当时再凑一凑给他2000元多好呢。
接受了朋友的礼物,欠了别人的人情,有一些并没有及时的回礼或礼物并不够有档次,给亲朋或兄妹们的帮助也是微乎其微,知道自己经济实力本来就差,但很多时候还是应该在礼物上多花费一些,给别人温暖。
年龄越大,越觉得花钱的重要性,虽然人和人之间并不能靠金钱来维持,但将心比心,收到父母的礼物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疼爱,收到爱人的礼物能感受到爱人的喜欢,收到孩子的礼物更能体察到孩子的孝心与依恋。
爱不能光靠嘴来说,更何况很多老古董的人古板木讷,并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心。重要的就是行动了,行动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自己并没有什么一官半职,作为小民一介,又手无缚鸡之力,连个力气活也帮不上,能靠什么行动呢?大多数时候,还是花点钱让喜欢自己的亲人朋友们高兴高兴吧。
在这个世界上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情没有来往也会慢慢的凉薄。如果是真心疼你的亲人、真喜欢你的朋友、真一心爱你的爱人,给他们多花一点钱吧。这样你的心才会越来越软,你的爱才会越来越多,你的路也会越来越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