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02|改变的本质:如何创造新的经验?
一句话总结:改变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的经验,因为大象受经验支配
阅读摘要:
1.两个自我:你的躯体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用一个比喻形容两者的关系: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骑象人。
2.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
3.大象的特点:
a.力量大,一旦它被激发,理智很难控制它。
b.它受情感激发。
c.它受经验支配。
要改变就要针对三个特点指定策略:
a.不能跟大象直接冲突,需要了解感性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否则是拗不过大象的。
b.另一篇文章再详述
c.创造新的经验
4.相比“期待的好处”大象喜欢“经验的好处”:
期待的好处是是抽象的;经验的好处是具体的。
期待的好处发生在未来;经验的好处发生在过去或现在。
期待的好处是被教导出来的,是想象的;经验的好处是我们亲身体会到的真实感受。
当两个好处发生冲突时,虽然骑象人要寻求期待的好处,而大象却不由自主地转向经验的好处,哪怕期待的好处比经验的好处大得多。
5.巴普洛夫的狗的实验就是经验的好处对行为的强化。一旦我们的某个行为获得了好处,它就会保留到我们的生命里,哪怕没有意识到,它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回顾一次成功改变的经历
那年体重接近180斤,而且是从小胖到大,一直认为减肥是不可能的,除了偶尔打打球、控制下饭量,没有刻意地去减肥。一天,在朋友家看打麻将,站着无聊就边看边原地扭腰,大概扭了5分钟。第二天起床的时候腰部比较酸痛,那个无意的举动让我意外收到的一点点成就感,于是每天站着的时候就顺便扭扭腰,一周下来感觉腰部没那么松垮了(也可能是自己的错觉),于是就有了点信心,产生了去减肥的念头。想起过去在电视上看过一个成功减肥者的采访,他用的方法是在房间里原地慢跑,这个方法简单、可操性强,于是每天晚饭后就在房间里对着镜子慢跑,第一天跑了十来分钟,满头大汗,小腿酸痛,但是感觉很舒畅。就这样基本每周对着镜子跑个4、5次,每次时间逐渐递增到40分钟,在跑的过程中也加了些节奏的变化和跳跃的动作,差不多一个月后听同事说我瘦了,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更有信心了。为了加快进程我开始晚餐不吃主食,然后运动还是差不多,这样又坚持了1个多月,但是越到后面效果越不明显(最后一周体重几乎没降),于是在网上查阅了各种方法,最后决定去健身房办了卡。健身房气氛不错,也认识了一些热爱健身的小伙伴,我几乎每天都去,就这样过了4个月。有次和健身房的哥们一起去买衣服,当我穿上一件紧身T恤的时候被自己的形象所震到了,那时发现我蜕变了(体重136斤)。
总结这次成功改变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1.起步不设期望:刚开始做扭腰的动作是没有减肥这个目的的,只是觉得多动比站着不动好。
2.计划可操作性很重要:起步阶段的行动越简单越容易执行。可能没有比在房间里对着镜子原地跑更简单的方法了。
3.要有阶段性的成就,更要善于发现成就:如果第一天没去欣赏腰部的酸胀、第一周没去体会疑似的不松垮(发现成就),也就没有后续的改变;如果坚持1个月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也不会有持续的坚持。
4.循序渐进,逐步递增:一开始要简单,等适应之后要逐步调整难度与方法,即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原地踏步。
5.讲究方法:如果方法错了,微弱的收效会让人难以坚持,不同阶段适合不同的方法,阶段性地调整方法是跨越瓶颈期必不可少的。
6.用幻想调整情绪:有时过程是枯燥的、有时士气是低落的,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比如想象成功之后的样子,比如在运动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脂肪的燃烧、肌肉的撕裂(想象这样的画面)。
7.进入正轨后要有阶段性的目标:这点和开始的不设期望并不冲突,我为自己设定目标是到健身房一个月之后,因为那时我已经步入正轨(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做),已经明确了路线,也有了信心。这时合适的目标不是心理负担,而是执行的动力。
对照今天学习的文章,这次成功的改变首先是创造了新的经验(原来扭腰就有效果),然后强化新经验(持续扭腰、原地跑),让它逐渐变成了习惯,最终促使了改变的发生。我认为整个过程最关键的是还是让大象感受到了“经验的好处”,也就是获得了正向的反馈(身体的反馈、他人的称赞、健身伙伴的指导与鼓励)。如何获得正向的反馈,这是另外一个课题,改日再梳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