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提到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杨绛,很多人都会知道,名声一点儿也不比她的先生钱钟书小。她24岁与钱钟书结婚,丈夫不善于家事,杨绛就把他照顾的很好。几年后得一女,取名钱瑗。一家人美满幸福。中间也有很多波折,但最为让人心酸的,女儿钱瑗身患癌症病逝,第二年冬季丈夫钱钟书也病逝而去,当时的杨绛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先后经历了丧女丧夫之痛,人要有多坚强,才能战胜这样的人生。
用她自己的话来描述那个时候的自己。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
哪怕是再读这段文字,我的热泪还直往上涌,很难体会当时杨绛心里的痛。
再此之后,杨绛一人独自怀念我们仨。
这一本,原想留到最后。打开的时候,正好翻到圆圆走时母亲写道:“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声娘还在我耳边……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妈妈的祝福回去……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劝咽住,但我劲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
我又一次泪如泉涌。
这是“一个寻寻常常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1997年,女儿去世,1998年丈夫去世,三里河的家不再是家,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Mom、Pop、圆o,就这么轻易失散了。这位优雅的老人,用一贯的学者笔触,描述了她真实的梦,她的万里长梦,他们家六十年的亲情。她说: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这本书第一部分,只写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与丈夫失散。第二部分是女儿丈夫生病离世的过程,诗一样的语言叙述悲剧,悲剧更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丈夫踏上“古驿道”的归程,初时有女儿慰藉,不久女儿住进西山的医院,年迈的老人独自撑着,把这个梦做到了最后。“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短梦中惊惶,长梦里相失,何处归程,长亭短亭。我一次又一次流下眼泪。
书中第三部分,写了从结婚始,到女儿丈夫离世止,从1935年到1998年,留学、生女、归国、教书、新中国后历次运动、下放以及以后的家庭生活,柴米油盐的琐碎有,平常人家的儿女情态有,但更多学者心胸,大家风范,而绝无俗世纠纷。家中的早饭是男主人做的,几十年如一日;女儿选择了平凡的教师职业,为之付出毕生的精力;女主人既是学者,又是贤妻良母,一家三口“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却又是“不寻常的遇合”。对于战乱和运动,作者没有抱怨,苦难和磨难许多人都有,这一家人都接受了,而且不涉及理想和信念的字眼。人的善良,学者的见识和度量,治学的严谨,家庭教育的优秀,这些都不由得让人高瞻远瞩。
1998年后,杨绛忍受与亲人相失的痛苦,以八十几岁的高龄,开始了新的学术研究。书中附录,是一些照片和手迹。二十几岁的夫妻,年幼的孩子——中间断了几十年后(没有作者中年的照片,那个时期他们居无定所),夫妻老了,女儿成为中年人,他们有了三里河的家,一家其乐融融。手迹包括女儿病中所写,躺在床上写的那些字迹已经不整齐了。后面也是便笺,所述家常,亲情跃然纸上。书的最后是杨绛写给丈夫的两句话:
中书君即管城子,大学者兼小说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