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何坤松《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1:“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

何坤松《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1:“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

作者: 何坤松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13:23 被阅读0次

“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人生的主人,从来都是我们自己——这很重要。

这本书,帮助你找回自己和希望,笑对人生。

——题记

何坤松读书笔记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故事内容简介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郁郁寡欢,他的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快乐、自信与希望……

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在中国,自2020年8月第一版至2021年9月,已经印刷了23次,足见它受欢迎程度。”

作者简介

    【英国】罗伯特·戴博德,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

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他最著名、最畅销的一本大众心理学著作。

我的阅读目的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习倾听、共情、沟通等技巧,探索人的心理和行动模式,自助助人。

主要人物简介

河鼠:善良、能干、好脾气,经常照顾鼹鼠

鼹鼠:胆小,活在河鼠的影子里,不满意,焦躁。想做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也没关系。

蛤蟆先生:“整个人都不太好”,在众人帮助下,找回自己。

苍鹰:心理咨询老师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五章节

河岸,天气沉闷,鼹鼠想去蛤蟆庄园找蛤蟆聊聊天。发现蛤蟆先生窝在家里,神色黯淡,穿着又脏又拉垮——有史以来最悲伤,它甚至还放声大哭。

鼹鼠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河鼠和獾,他们决定去帮助蛤蟆,让他去咨询心理医生苍鹰。

在朋友们的劝说和帮助下,蛤蟆第一次找心理医生苍鹰。

何坤松读书笔记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一次面谈:“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苍鹰告诉蛤蟆,心理咨询是来访者自发自愿,才能真正合作。只要双方都全心投入,共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

蛤蟆愿意合作,找出感觉悲惨的原因,让自己好起来。

第二次面谈:情绪温度计与儿童自我状态

苍鹰用情绪温度计测量蛤蟆先生,结果只在1和2之间,接着他引导蛤蟆说出抑郁的原因。

蛤蟆回忆自己过去干了一些蠢事,被人议论,指责、羞辱,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让他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价值,把生活搞得一团糟,“像个笑话”。

苍鹰指出,蛤蟆先生处于“儿童自我状态”,行为和感受都“像孩子一样”。

第三次面谈:儿童的基本情况与儿童自我状态的两种类型

苍鹰向蛤蟆先生讲授,儿童有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等基本情感。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能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甚至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所以长大后,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地作出反应——和小时候一样行动和感受。

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婴儿做的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会引发父亲或者母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会给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婴儿会从经验中学习,调整自己的基本行为来应对所处的初始状况。

以后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人格的雏形。

儿童自我状态,有自然型和适应型两种类型。

在苍鹰耐心倾听并不断向蛤蟆发问的过程中,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各种想法和感受,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开启了学习模式……

蛤蟆先生是怎么在苍鹰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出困境的呢?

且看下回分解……

何坤松读书笔记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文完————

感谢你的阅读!

你的参与,让我的文章有了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坤松《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1:“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ew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