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经不起收获的思考】
从最早的百家讲坛的郦波副教授对曾国藩先生的剖析,再到对《曾国藩全书》的生涩体会(基本看不懂),到唐浩明所撰写的《曾国藩》达到的文字高潮,张宏杰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更是激励与不同角度看曾国藩,最后到老罗曾经解读过曾国藩。
阅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早晨从中午开始》以及他大部分的短篇小说,比如,《惊心动魄的一幕》。几乎翻阅了市面上80%以上关于路遥的传记,只为更立体的了解路遥。
这是我想提到两个人,但是,我究竟学到了什么?我懂得了什么?
人只有停下来仔细琢磨将时间、精力、资源所投资的点,以收获角度来看,收获上是非常少的。
曾国藩身上学到了一点,就是看书:一书不看完,不看下一本书,也基本完成这样的阅读习惯,这几乎是我在曾国藩老先生身上唯一的获益点。
关于路遥,可能就震撼于更多的是文字,其余的事,我什么没有学到。
读过周涛写《褚时健传》,似乎也只学到一个浅薄的标准化。
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了解一个名人的传记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学一点东西,使自己更好。
文学性的书籍,不是那么重要,工具类的书籍,也并非读不可。
【读点,活的教科书】
你可以读路遥的文字,但你几乎不可能在看到路遥的音容笑貌,你可以从路遥的传记去了解并在脑海里虚构他的场景,但早已成了不可还原的景象。
你无法去感受它准备《人生》这部著作的漫长的准备时光,最后用三周写下了这本里程碑的作品——每天基本上16个小时到18个小时投入在这一本书,一气呵成。
你更无法从文字里面去感受到真正的路遥之气,这就是文字的局限性。你也无法去还原路遥当初为了写那个进城挑粪的环节,专门去模拟,也无法理解他深夜在走廊的徘徊,以至于别人怀疑他精神不正常,更不能体会他为了写况下的景象亲自下矿与矿工生活。
文学来自生活,但文学本身还原不了生活,这是文字具体的局限。
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文字带来的震撼性极为有限。与其向那些伟大的人学习,不如向我们身边的活教材学,比如,你的小姑
图片: https://images.smcdn.cn/SOK7SRDXmtoroLA2/15612107318417.jpg
身边有优秀的人可以追随,像极了一个涂了油漆的黄金。这本身是一种资源,这是一个非常低的学习成本。
这不是文学,这是一些具体的行为,它就是生活,文学来自生活,文学它体现不了生活,文字在表达生活的时候会失帧。
就像再好的相机也无法通过构图,色彩的饱满度还原风景本身,即再厉害的传记也非常局限的启发你。
而你现在身边就有一个这么好的可以学习的人,值得你去学习,因为保持干净的背后,不仅仅是干净本身,而是内心来自内心有条不稳的追求。
装修风格简单明亮,你无意识的表达了这种舒适与放松,由物及人,人际关系可能也是令人非常的舒服。
因为人是观念的产物,所有外在都是内心的投射,你可以观察你小姑,你小姑就是你身边一个非常优秀的可以学习的一个活教材,这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当你有意识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将会有一个更好的观念,也就是说你未来你会像你身边更多的人学习而不仅局限书本,保持这样的习惯,你在职场的时候,你就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公司,要选择什么样的城市。从这种活的教材角度而言,会给你一个更加正确的判断。
可以读一点书,有限制性的读书,克制阅读的习惯。
多学学身边的人,这种没有文字的书,他们就是一个活的教科书,他们每天就如活着的曾国藩,活着的路遥。
文学来源生活,但文学本身无法展现生活。多去读懂你身边优秀的人,多靠近他们,他们才是你一生值得每天都读的一本活教材。
参考阅读:
https://shimo.im/docs/VgWN0LIWY8U5cc5p/ 《【浅谈读书的潜在危机,说说我的看法——读书,是一场赌博】》
祝开心
来一桶
连续第5天,一起坚持,彼此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