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很多天了,感觉还在那篇小说的情绪里,那是篇情绪很强的小说,其实他几乎所有的小说情绪都很强,可能每一篇都透露着他个人的影子。他的小说里,大篇幅的心理描写和异于常人的人性思考,让人不能不跟着人物的情绪深入故事,深入情节。
《人间失格》号称是太宰治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叶藏大概也反应了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我剖析的人生,刚一开始读就很快被他看待世界和看待人性的方式吸引。叶藏生长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衣食无忧,可是复杂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的一种讨好型人格,而他从小又是一个极度聪明、极度敏感的孩子,他默默地窥视着成人世界的伪善,滑稽,丑恶和无知,一面装成人们喜爱的样子,一面对成人世界十分鄙视而厌恶。
在我看来,从小就能那样处事和那样看待世界的人是个天才,也同样是一种过于清醒而必然悲哀的人格。这样的人眼里的世界必然是灰暗的,消极的,他觉得世界是丑陋而残酷的,人心是偏狭而自私的,他怯懦地在这个世界里生活,如同阴沟里的老鼠,一惊吓便躲进烂泥里。他写到叶藏的一生自我毁灭的过程,他不想伤害别人,甚至想讨好这个世界,可是最终他还是觉得自己愧对这个世界,没有勇气在这个世上生活下去,人生过得越来越颓废,最终自我毁灭。
小说人物叶藏家庭富裕,长相帅气,才华横溢,极具吸引女性的魅力,却说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感到抱歉,自己没有在人世为人的资格,这篇小说就活灵活现地描写了这样一个人物的心路历程,一种自我认知极低,自我鞭挞的心理状态。
太宰治的生平是1909年到1948年,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到最后战争失败的时代,他眼里的世界必然是受到日本那个时代影响,那毕竟是不同于现在的一种动荡时代。但是即使同样的时代遇到同样的事情,各人眼里看到的世界和心里的感受,必然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些都会受到成长环境,天份高低,性格所影响。世界是残酷的,人可能越清醒,它就越让人失望,人可以选择逃避它,可还是更应该有面对它的勇气。
书中没有给主角解决办法,主角也没办法自我救赎,就连作者太宰治也在这本小说写完之后不久就自杀身亡。小说本来就不负责给出解决办法,只是陈述出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生,也许本来世界就没有解决办法,人生来就只能自己探索自我救赎的方式。
心情低落,情绪不佳或者内心不够强大的时候确实不适合看他这本书,但是读过以后,却能带给人很多的思考。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深刻表达,还有对那个主角人物的行为描写和内心剖析,恐怕都是让这部小说在这么多年之后,依旧闪耀的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