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密关系:你陪我伴,我想与你共同成长!

亲密关系:你陪我伴,我想与你共同成长!

作者: 喜悦心理小悦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10:26 被阅读0次

荣格曾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对阳光的反应有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会躲开。种子破土而出前,没有任何迹象,那是因为还没到那个点。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我 们 常 说 陪 伴 是 最 长 情 的 爱

却 不 懂 陪 伴 的 意 义 到 底 是 什 么

在我看来,陪伴并不是把自己牺牲,将对方控制,把彼此绑架,而是两个人,心甘情愿,饶有兴致地呆在一块。

陪伴的核心:应该是带着爱的相伴,有心的相守,这样的陪伴才不会变成只能感动自己、却不能感动他人的伤害,这样的陪伴才能成为彼此爱的滋养。

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

案例: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1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

细细了解这个男生的成长史:

1.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子。

2.孩子从小就很懂事,成绩优异,长大后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家庭关系看上去非常“和谐”。

我问这个男人:在童年时,你有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high的记忆吗?

男人低下头,想了一会说:没有。在记忆中家总是很清冷,客人很少,每个人都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细细了解这个妻子的成长史:

1.她是家里独生女,出生后一直是妈妈带。

2.除了喂奶,妈妈总是把女儿放在床上,自己在一边看着,却不抱不哄,就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孩子,跟孩子没有任何互动。

孩子也变得面无表情,直到其他人过来抱孩子逗孩子,孩子才会活跃起来,露出笑容。

这一对夫妻的关系,各自完美轮回了自己童年的剧本。

老公就像老婆的妈妈,一直在身边,却对老婆“不抱不哄”,就是说没有交流互动。

老公对待妻子,就像自己父母对待自己,也是不打不骂,物质充分满足。

谁都说他俩是模范夫妻,然而关系中的孤独冷漠,只有深入其中才知滋味难熬。

这种关系,在中国家庭,绝对不是少数

比如过年怕回家。回到家,除了有对象了没、收入怎么样、要保重身体,其他时间在一起也无话可说,气氛尴尬。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如何与家人创造愉悦的、有情感流动的关系。

这个情况怎么办,说实话并不太容易解决

比如这对夫妻,老公并非有意冷漠妻子,只是无意识地重复童年的关系模式;妻子也被困在婴儿期的痛苦里,精神上不能独立存活。总渴望冷漠的老公能够拥有热情,把自己带离死寂的孤岛,于是不停地想要改造老公,让老公觉得不胜其烦。

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双方得意识到,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今天的亲密关系中,不会获得幸福。

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是陪伴质量高低

这对夫妻童年都没有和父母之间亲密流动的关系体验,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力。

高质量陪伴前提是不想改变对方

没 有 人 喜 欢 被 说 教

没 有 人 喜 欢 被 控 制

这 个 改 变 对 方 的 能 量 本 身 , 就 会 让 对 方 抗 拒 !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几乎不停地挑剔指挥孩子。

孩子玩水,嫌孩子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孩子弄脏衣服;孩子开心地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要孩子先去洗手,才能碰妈妈。

这种“陪伴”下来,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

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能看见我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正确的对方应该是怎样。

头脑想象是最可怕的东西

因为头脑会造出一万种理由,证明自己的想象就是真理。

比如:看见孩子弯着腰玩ipad,头脑立刻会说,这样会把眼镜搞近视,这样对身体不好,所以我要纠正他。

当父母去纠正孩子,结果必然是,孩子不开心,和孩子关系进一步疏远。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难道我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错了吗?

长时间弯着腰玩ipad,就是对身体不好,这个还有疑问吗?

问题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不能拿来纠正的。

问问自己,你也知道晚睡不好,可是你真的能做到从来不晚睡?如果你晚上失眠,伴侣在旁边不停教育你:晚睡对身体多么多么不好,这样有助于你安然入眠吗?

如果伴侣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轻声聊天,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地爱你。

同理,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不妨去看看孩子在玩什么让他这么聚精会神,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玩。

心疼孩子弓背弯腰,那么去爱抚他的背,孩子的脊柱在爱的灌注下,自然会挺直。

这 就 是 真 正 的 陪 伴 : 关 注 ,但 不 打 扰!

高质量陪伴是看见对方

我的一位来访者喜欢打篮球,小学时候,有一次打完篮球身体畅快淋漓,带着这份满足和快乐,儿子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和爸爸分享。

刚说没两句,爸爸立刻接过话鼓励孩子: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听完这句话,儿子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全被憋回来,淤堵在心中,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这个例子里最本质的含义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的物质性的“它”,决定孩子的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

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

孩子也许头脑上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心知道那份恒久的孤寂。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1.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

2.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的延续,不是一个实现我们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你睁着眼,却是全盲的

当我们放下所有的要求、控制、评价

只是单纯看见对方当下的样子

当下的感受

并愿意和这个真实的人在一起

分享时光,这就是真正的陪伴

这种陪伴,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方,

都是巨大的滋养疗愈,是我们存在的证据。

以德为本,身心同疗

喜悦心理健康俱乐部

相关文章

  • 亲密关系:你陪我伴,我想与你共同成长!

    荣格曾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对阳光的反应有不同。有...

  • 大宝贝,我想与你共同成长

    为了找一句话怎么说的灵感,想着想着去刷了微信朋友圈。 很多时候都遇到类似的情况,事情一多便忘了一闪而过的想法,又很...

  • 与你共同成长

    与你共同成长 《成长,请带上这封信》,张灵泉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6月北京第1版,定价:36.00元。 ...

  • 与你共同成长

    每天晚上帮姐姐洗澡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悄悄话时光” “妈咪,刚才奶奶赶我上来洗澡,还骂着。” “哦,因为妈妈回来了,...

  • 与你共同成长

    今天和同事聊天,聊到孩子的事。她话里话外都是在贬低自己的女儿,大意是说她女儿不爱学习,话唠,还说以后要当医生,就这...

  • 2018年2月11日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人

    对你而言谁是最重要的人?哪些人对你而言足够重要?你该如何与他们共同成长?如果他们不愿与你共同成长,你又该如何? 对...

  • 我想与他共同成长

    虽然我还没有为人父母,可有时候我跟未来的孩儿他爹也会聊起他,要不我们给他起个小外号吧,哈哈… 叫小馒头。 我希望我...

  • 今日反思2007年3月27日。

    今天是反思的第55天。谁是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人?为什么?你该如何与他们共同成长?如果他们不愿与你共同成长,你又应该如...

  • 请按时吃饭,记得开心

    你理解的人与人的亲密关系是什么? 我理想中的亲密关系是,不论是朋友还是恋人,两个人既互相欣赏,又能够共同成长,尽管...

  • 书香为伴,我与孩子共同成长

    翻开一卷好书,犹如品尝甘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游走字里行间,犹如与高人畅谈,令人茅塞顿开。书香为伴的日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密关系:你陪我伴,我想与你共同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li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