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晚在阅读《蔡骏24堂写作课》,其中谈到观察 ,非常有感慨。
先引用一段。
在小说创作中,我们会说提炼或者形象化这些概念,其实意思就是我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构造出更符合小说情节和主旨要求的事物和形象,而那些形象尽管已经偏离了现实,但正因为有些夸张和变形才会让读者阅读起来有更强大的心理冲击。
这里,这本书的作者要求的观察,是要多看,要多去,每次去要挖掘新的内容,也就是要“从普通走向特别”。
以前,我没有注意到要仔细,或者说有意去观察,现在回想起在简书上的写故事,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把记忆深刻的情景写在故事里面。
所以 在《步步为营》里面,我不有自在主地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面写入了一些真实。
那个在贵阳街头听到那首歌的人是我。
那个解决难题写代码的人是我。
那个坐车摇摇晃晃睡着的是我。
可惜没有刘琳。
作者对观察提出了一些训练要求,我引用下来,自我提醒。
平时生活里所见的人与物,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进行速写。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乘地铁遇到的一个陌生乘客,都可以细心观察,然后进行简单的速写。字数不用太多,几百字就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手机,把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记录下来。速写的好处就是锻炼、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也可以把一些事当作写作素材记录下来。
我这也算是自己给自己出训练题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