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两个村找活动场地。
第一个村在城区,算是城中村,去的是上午,太阳明亮,车驶进去时正是人流量最多的时候,两边花木扶苏,听得见鸟啼,一片静谧祥和的早晨景象。
是宜人又宜居的地方。我还在想,果然人人需要一辆电动车,这样的景色,开车就浪费,但是走路又太晒,如果有电动车,自己控制速度,慢慢闲逛,悠然看风景,很是陶冶性情。
下午去的一个村,第一次去,越往里面就越有年代感,沿路一开始是荔枝林,再往里就是像个小镇的中心,但是我感觉它的建筑,点名等真的很有80年代感。
下着大雨,看着这些店面建筑,点名(居然还有类似供销社,合作社的名字),布局,似曾相识,真是很像小时候镇上的样子。也就是说,它显得有点破败。
下次那会,看到车站一排植物郁郁葱葱,有观赏植物也有各种杂草,这我也觉得熟悉,像暑假后我们的校园。
镇上人不多,但是也看不到多少店铺是关门的。大概是本地人的店铺,平常开着挣点零花钱的,不用负担店租的,所以可以持续营业。
越往里面走,人就越少,我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大雨后的黄昏,天色昏暗,路面湿漉,建筑是灰色的,一切都显得暗淡,破败,凋敝。
我当时脑海里就想到这几个词。
找不到地点去问路。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循着有声音的地方去,发现是好几个老人家在聊天。
他们要不听不懂我说什么,要么我听不清她们的回答,偶尔一两个年轻一点的,用她的普通话和我交流一下。
整个村子,和上午一直静,但是和上午的静不一样,上午是静谧,是有活力的,有生命气息的。
下午的静沉寂,一切都修缮得很好,却缺乏人烟。也许和时间与天气都有关。但是也冷清得太让我吃惊了。
幸好,这里虽然冷僻,还能叫上滴滴。
这里房屋都很好,这应该得益于这个村是一个荔枝产业村,卖得最贵的荔枝就产自这里。
回程路上,我看着一路萧索,一路荔枝林,心想,人家有产业的村都留不住人,那些说向往农村的人可见是真的情怀在说话。
当然,可能是时间不对,但是村里人很少是真的。
我好像还没见过如此寥落的村景象。
我所在的小镇是兴宁第一大镇,也有人说第二大,但是不管怎么样,自我出生到离开,它一直人烟熙熙攘攘,圩市热闹非凡的。
当然,现在也寥落很多,但是目前绝不会人烟稀少到问路找不到人。
到我外出读大学后,一直在市中心。所以今天看到这里的村的现状,还是第一次。
有个朋友曾说,希望老家不要发展,这样回去还要新鲜空气。
我听到这句话吓一跳,怎么会这么天真啊。不发展,留不住年轻人的地方,老年人能有什么幸福可言。
空气又不能当饭吃。
作为一个热爱乡村的人,我希望它不要停止发展,留得住朝气和生命力,也吸引地回新鲜的血液和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