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记载:鲁国与齐国发生了战争。樊迟为“车右”,率兵冲入齐国军中,大败齐军。
根据这段描写可以看出,樊迟是个骁勇善战的人。
后来,樊迟跟随孔子学习。
《论语》中记载,樊迟曾向老师“问仁”,“问知”,问“崇德、修慝、辨惑。”
可以看出,樊迟潜心向学,不懂就积极求教。
比如这一段: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老师,请教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就能使邪者归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了皋陶,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了伊尹,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樊迟对老师的解答没有理解,继续请教,仍然不能领悟。
樊迟于是转而问同学子夏,在子夏那里终于弄懂了。
樊迟虽然天赋不是特别高,但是对求学中的困惑,能锲而不舍寻找答案,这一点还是挺值得学习的。
求学路上,有天赋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对于普普通通的大多数来说,能做到轻易不放弃,一样可以看到进步。
另外,《论语》中还有一段与樊迟有关的故事,也就是著名的“樊迟请学稼。”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孔子说:“樊迟志向太小了。上位者只要重视礼,百姓就不敢不敬畏;上位者只要重视义,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真心实情。如果这样,四方百姓会背着孩子来投奔,哪用自己种庄稼?”
文中并没有说樊迟为什么要学种庄稼、种菜。
根据前面的“问仁”,“问知”,“问崇德、修慝、辨惑。”这些内容判断,樊迟请教学这些,不是为了要回家种地种菜,增加经济收入。
而是想以兴农治国,让百姓安于农耕,从而达到国富民强。
孔子则批评了樊迟的这种思想,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该关心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志于从政治国的人来说,就要“君子谋道不谋食”。
从政之人应以“礼”、“义”、“信”为品格修养的目标,从而推己及人,上行下效,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有了这些,就能够人心聚合,之后物质自然丰富。
在这里,孔子并非认为农业不重要,而是强调各司其职。
相形之下,樊迟更关心物质基础,孔子则更强调整个社会的人伦构建。
樊迟最终能够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与他的勤学好问是分不开的。
尽管与老师的政见不同,他的重农种稼思想,还是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