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纪念馆
午后天气晴朗,来到越秀老城区,吃一碗风味馆的牛三星汤。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散步到越秀南路,来到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绿树成荫,老人们在报纸栏上看报纸,悠闲自在。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忽然发现鲁迅纪念馆已经重新装修开张,外墙刷上明亮的黄色,蓝天绿树中分外惹眼清新。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遂入内参观,发现不仅仅是外表,内在展览策划也重新精心设计,值得学习。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纪念馆其实是旧时国立中山大学的钟楼。同时是国民党一大纪念馆。1926年鲁迅应邀来到中大做文学系主任,入住钟楼,写下不少作品。1937年离开。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2016年11月,鲁迅纪念馆为庆祝孙中山150年诞辰重新装修开放。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因此,馆内有两个展览,一是国民党一大前后的历史,二是鲁迅在钟楼时期前后工作生活的介绍。
国民党一大主题展览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展示思路是,每个房间为一个内容单元,每个单元设置一个场景还原或者特别的实物展出作为视觉中心。文字方面用高于正文的突出展板突出重点信息,重点的人物形象则抠图用异形展板突出。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比如第一个单元的视觉焦点是孙中山就任大总统时候所穿的制服。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第二单元的视觉焦点是,孙中山与李大钊的会晤雕像场景还原。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背景墙上用淡淡的,跟介绍内容时代有关的图案,交代时代氛围,烘托展览气氛。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视频用老电视播放。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这个展示形式传达的是方面各个省党员的数量,为了避免一大堆信息平铺直述,策划将信息拆散成一块块,并吊在头顶展示。各人以新鲜感。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战争场景的微缩模型还原,有播放音效辅助。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这个冲锋场景做的比较特别,直接做了一个开裂的墙体,发起冲锋的将士们,仿佛听见他们的呐喊,顺着视线还能看到对面墙上孙文题字,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者亡,意味深长。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国民党一大的会场还原,比较有趣的事,他在所有座椅上的背后贴上当时参与人员的名字,也是让人很有,回到历史的感觉。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鲁迅纪念展览部分
鲁迅纪念馆的展示逻辑分为几个部分,第一单元是,中山大学的大忙人,第二单元是白云楼朝花夕拾。第三单元是大作家的寻常生活。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鲁迅纪念展的优点是场景还原做得比较细致用心,没有特别高科技或奇特的设备,却借助巧妙的细节设计,让观众感受到十足的临场感。是比较高水平的策划设计哦。
鲁迅在中山大学开设的课程,用粉笔直接在黑板上手写课程表和板书,临场感十足。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还原了当时鲁迅在白云楼住所的场景,十分用心地还原了当时桌上的水横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在第二单元大作家的平常生活这个部分中,场景还原做的特别好,地上是鲁迅在广州的足迹地图,场景是鲁迅在艳芳照相馆和许广平一起照相的场景还原,房间顶上是挂满了当时,广州的各种老字号的招牌,简洁但有效地展现了有趣的时代特色。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在介绍鲁迅与广东木刻艺术的事迹展项中,视觉焦点是对当时鲁迅,正在与青年交流木刻艺术的场景还原。房间的四壁是当时的各种木刻作品,对每幅作品的焦点部分做突出展现,对比明显,比直接展现作品全貌更有冲击力,体现了当时木刻作品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底部墙上是木质板,上面也特意刻写当时参与的青年的名字。可以看出,策展人设计的展现形式,充分考虑了要表现内容的特性。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鲁迅与许广平的”风子的爱”这个展项也是特别有意思,将鲁迅与许广平多年来的信件作为展示线索,把他们当年曾经来往信件的地址,印在了不同的信箱上,排列在墙上集中展示,打开信箱,还可以看到当初他们之间来往的信件,阅读其中爱意的文字,让受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的力量。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为了表现鲁迅与许广平之间通过书信传递爱意的,巧心的设置了一个特别的视频场景。房间的对立两面墙上有两个窗户,打开的窗户里面是屏幕,播放的是当年他们来往的信件视频动画。两个窗户之间,墙上有两根红线联系在一起,线上挂着他们来往信件的纸张,传达他们之间通过书信传递爱意的情感纽带。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在展览的最后,用的是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展墙上面,是鲁迅作品,文字构成鲁迅的面容图像。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细节上的创意
在户外小公园的座椅上也有巧思,把鲁迅文字刻在了座椅上。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你已经走进历史,请安静”警示标语标语也根据场景做的生动有趣,毫不突兀。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厕所的标志,男士女士换成了更符合民国特色的先生小姐称谓。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番外篇:广东贡院
钟楼作为国立中山大学之前,其实是古代中国四大贡院之一广东贡院。是岭南地区学子参加科举乡试的地方。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从中山图书馆背后,穿过小巷就会发现一栋红色古代木建筑,也称作“红楼”。是目前广东贡院仅留下了的最高建筑明远楼。当年的监考老师就站在上面监考呢。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那么在哪里考试呢?可以看到这里当年有一种叫做号舍的东西,相当于现在的青年旅馆或者胶囊宾馆。里面大概只有两米高,一米宽,1.3米深的房间,把一块板放上,就是桌子,放下就变成小床,考生吃饭睡觉考试都在这里进行。要考九天九夜呢。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这个地点面积不大,展出古代科举制度的基本知识。但细节依然用心,比如厕所男女分为官人、娘子。(我似乎很关注厕所)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现在,贡院早已不存,但历史总会留下痕迹,在几千几百年后,文化依然会影响着这片土地。这里先后变成广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旧馆),学术气质从未消失,也是印证了这个道理。
旁边一棵176年树龄的木棉,高耸繁茂。天气晴朗时在这里散步,十分惬意。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还有有很多可爱野猫出没哦。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观赏完毕,向西边文明路走,还可以顺道到达扬炖品喝椰竹丝鸡汤,身心都得到滋养!
创意内参:广州鲁迅纪念馆的场景营造巧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