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其实就是在巴比伦兴起的摩尼教,大概在唐朝的高宗时期传录,最早摩尼教只是在安西都固府这个区域进行传播,后来武则天偶然间接触到了摩尼教,因为摩尼教的教旨中女性的地位比较高,身为女性掌权者的武则天是非常喜欢这一点的,对她后来称帝也是非常有益处的。所以在五周朝时,摩尼教在中原地区得到了一定范围的传播。可是到了玄宗李隆基上位之后,朝廷对摩尼教的态度是发生了 180 度的大转弯。唐玄宗认为摩尼教是妄称佛教宽阔离园,必须要严加近段。所以对从唐朝开始,历代朝廷对明教的态度要么是近段,要么就是不支持。
包括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是一样,朱元璋一建立大明,就采纳了李善长的建议,禁止民间所有的异端信仰,这当然也包括了明教在内。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曾经接受过小冥王韩灵儿的册封,这个小冥王跟冥教是不是有点关系?其实也没有,韩灵儿据传是宋徽宗的 9 世孙,这个身份别管真假,反正是不好验证的。宋徽宗这一辈子一共生过 80 个孩子,在金国被俘期间还生了 6 个儿子和 8 个女儿,所以真假真的是很难验证的。反正别管怎么说,韩琳儿尊的国号他就是宋,跟明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他之所以称小明王,是因为他的父亲韩山童是大明王。那会儿韩山童的一伙义军有一个口号叫弥勒降生冥王出世,所以到了他这儿叫小冥王就理所当然了。
弥勒降生冥王出世这口号一听也是跟佛教相关的宗教,史料记载这个宗教是白莲教,小冥王跟明教这么说下来也是没什么关系的。所以明教跟朱元璋定国号为名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朱元璋曾经被小冥王册封为吴王,朱元璋再早一点的爵位是吴国公。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朱元璋根据自己的爵位,他后世的国号应该叫吴国。曹操是魏王,他的儿子曹丕称帝之后,国号就是魏。司马昭是靖王,他的儿子司马炎建国之后也就称靖国。李渊他们家是唐国公,所以建国之后就是唐朝开国皇帝。用以前的封爵为国号,是为了彰显自己能够得天下,是继承了前朝的基业,并非是篡位,这是一种继承制的表现。所以用封爵为国号也就成为了古代王朝的一种惯例。那么如果朱元璋也按照这个惯例走,国号就只能定为吴了。这显然不是朱元璋想用的国号。你想吴这个国号谁曾经用过?孙权?明太祖朱元璋是非常不喜欢孙权这个人的,并且在明太祖宝信中,朱元璋就公开批评过孙权。朱元璋评价孙权是这么说的,君臣之间以敬为主,敬者,臣之本也。故理而立,而上下之分,定而明正,而天下至矣。你孙权和手下的臣子随随便便开玩笑,完全不顾君臣之理,我朱元璋自然是不能学你孙权。
并且小冥王死的也是不明不白,朱元璋自然也不愿意用韩宋赐给他的封爵来命名,毕竟这天下都是老朱打的,干嘛要用韩宋?小冥王留下来的封爵?朱文章又不像司马炎那样是真的继承了前朝的基业,人家完全就是自己打下了天下,跟韩宋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所以你用吴不也就承认了自己是继承了韩宋的天下吗?那么自然朱元璋是不愿意用吴这个国号的,那么为什么朱元璋会用明呢?我们都知道元朝的国号是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其实易经后面还有几句话,大灾前缘,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诗品悟流行,大明终始。这句话非常明显了,就表达了朱元璋的心意,大明是继承了大元的衣钵,而并非是韩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