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表演是教科书级”,“用灵魂在演戏”,“表演让我们找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但她,也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女演员之一。
当同辈周迅,章子怡,赵薇拿奖拿到手软,90后周冬雨拿下金马金像双影后。
她至今无缘最佳女主角。
——更唏嘘的是,周冬雨的表演三大偶像,其中之一还是她。
她叫郝蕾。
一年前,《Sir电影》曾与郝蕾进行过一次长达7个半小时的对话。
言到深处,她说:
放心吧,我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一定会发终生成就奖给我。毕竟,他们反应慢嘛。
因为疫情,一年后,这部郝蕾自信满满的电影被迫选择网络放映。
注定般,我们又一次与郝蕾无缘大银幕。
注定般,这又是一部好电影。
《春潮》
01
母亲
电影一开始是嘈杂的医院,群情汹涌。
“怎么混进这种衣冠禽兽”。
随后,妈妈们开始哭泣:
“孩子以后怎么办啊”。
能猜到,刚刚发生了校园性侵。
审讯室里,禽兽露脸了,地中海发型,几绺油腻的长发撇在脑袋一边,嘴唇微翘,油腻猥琐。
禽兽一脸无辜,他的说法是,所有学生都喜欢他,没一个不自愿。
在一旁笔录的郭建波(郝蕾 饰)完全听不下去。
郭建波包直接砸过去,还不解气,上前又狠狠甩了一巴掌。
能猜到,她应该也是个母亲。
带着工作郁闷的建波回到家。
她的母亲正领着一班大妈在练习唱歌。
作为领导的她一边批评同伴不认真,一边苦口婆心说要好好练,争取为小区拿好名次。
双方好像都当彼此不存在。
建波来到厨房,点上一支烟想平复情绪。
闻到烟味的母亲马上冲过来,“这么多人在你还抽烟了”,更恶毒的三个字脱口而出:“有毛病。”
这时,刚刚那个怒打罪犯,气汹汹的女人不见了。
她只是把烟掐在面皮上,然后偷偷拔掉厨房下水道管道。
水,很快漫出客厅。
排练被迫叫停。
显然。
建波和母亲的关系很紧张。
母亲强势,控制欲强。
女儿沉默,有点蔫坏地反抗。
甚至可以说,双方互相“憎恨”。
影片这一幕意味深长——
又一次吵完架。
当天晚上,郭建波做了个梦。
一群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的大夫来到家,从柜子底下拖出一头小牛犊,牛犊惨叫。
出门时,原来这头牛正是母亲。
梦,是通向个体潜意识的捷径。
真实的答案不寒而栗。
她希望母亲被抓走,被惩罚。
02
母亲VS我
事实上。
看懂女儿对母亲的“憎恨”很简单。
——任谁摊上她都会抓狂。
她“爱”你,但这种爱不容置疑。
饭桌上,孙女开玩笑地说句她脾气不好。
立马翻脸。
原来我对你这么不好啊
那你在这干嘛,你走啊
还转身发飙?
你今天就给我说清楚,我怎么转身发飙了?
她“照顾”你,但这种照顾不容拒绝。
社区里,一个阿姨因不堪孤独,跳楼自杀。
母亲(金燕玲 饰)毫不理解。
“这样做就是没把我当朋友”。
最最主要的是,她对死去的丈夫的抵赖。
她几乎见缝插针地哭诉丈夫的变态。
因为自己对那件事厌倦。
丈夫在菜市场摸女人屁股,在戏院里裸露自己身体。
有一次,他还带小姐回家,结果钱给少了,被对方告强奸。
母亲为此感到羞辱。
但更羞辱的是。
女儿居然没站在自己一边。
这正是母亲对女儿恨意的来由。
影片这一幕言不尽意。
这天,老同学聚会,她又一次不得不重温当年。
回到家,她发酒疯。
因为郭建波半夜起床。
她突然又骂骂咧咧:
没见过像你这样不要脸的人。
神经病啊。
不。
她不过借酒发疯。
骂女儿,也骂死去的丈夫。
骂丈夫,也在骂至今仍“是非不分”的女儿。
说白了。
母亲就是要彻底消除父亲的痕迹。
无论是作为血肉的自己女儿,还是隔代控制外孙女。
她就是要将家里所有关于老郭的记忆通通清掉。
因为只有通通清掉。
她才有底气面对(或者说逃避)那个自私又虚荣的自己。
03
母爱
看到这。
我们不免疑惑:
“母亲”的自私和虚荣从何而来?
显然不可能凭空出现。
某种程度上,《春潮》可被视作2020另一版《阳光普照》。
双方都心照不宣地指出了中国式家庭伦理下,亲情互相纠缠,也互相折磨的本质悲剧。
区别在于:
《阳光普照》探进了阳光之外的阴影。
而《春潮》则一头扎入乌云背后的乌云。
在母亲的这段独白中,影片隐约照见了另一个金燕玲。
她的母亲。
所有的细粮,都给他跟孩子吃
我把自己那份省起来给我妈寄去
每天就吃一顿饭
她怎么反应?
我那个不谅解的娘她还说
你干嘛不寄钱回来啊?
正是这种源源不断对“母亲”既不满又不敢抱怨的压抑,让她成长为一个一生都没有安全感的人。
没有安全感体现在两方面——
一,对权力从恐惧转向崇拜。
二,以伤害的方式表达爱。
前者容后再说。
后者,她对孙女的态度可见一斑。
一方面,愿意把所有钱都毫不保留地留给她。
另一方面,当孙女表现出一点点脱离自己的反抗,马上崩溃,马上推开对方。
”你走,你滚。”
但当对方真的离开,又忍不住自怨自怜地哭起来。
德国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有过一个著名观点:
“你和你母亲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
不是说你会变成另一个母亲。
让人更感叹的是,即使你对“母亲”的反抗,也带着对方的印记。
影片另一段独白来自郝蕾。
她把这个家庭里的秘密揭了个底掉。
原来,从一开始,母亲嫁给父亲就并非出于爱。
是为了政策,嫁个城市户口的男人,改变命运。
原来,母亲为了维系自己的虚荣,当知道丈夫出事后,多次主动举报,甚至拉亲生女儿充当同情工具。
父亲真的那么不堪吗?
一件小事,例假来了,母亲冷冰冰地嫌弃,怎么来这个。
而递卫生纸、烧热水的全是父亲。
是的,她无数次睡在男人身边,不好好成家,就是报复。
她想放弃肚子里的孩子,但坚持下去,就为了做跟你不一样的妈妈。
最后,郭建波说:
“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家庭不是战场,你的胜利也不是荣耀,我不想让我的女儿,走回我小时候的轨迹,所以我才避免跟你吵架的你懂吗?”
但。
能避免吗?
郭建波的女儿其实也早早明白了钱的利害关系。
那我想知道她欠我多少钱
看到没。
当女儿以报复的绝望去生活,她最终长成另一个“母亲”。
一体两面的母亲。
为叛逆而叛逆。
口口声声讨伐母亲的不孝不仁,又将自己的不孝不仁归罪于母亲。
镜头早已给出暗示。
当郝蕾对着窗口说话时,映射出自己的脸。
另一个被审判的人。
04
母爱VS爱
母亲,我,女儿。
除了这三组已经被明示的,复杂、扭曲的母女关系之外。
在Sir看。
《春潮》要讲的还不止于此。
还有一位“家长”。
这个“母亲”,没有台词,没有形体。
却无处不在。
开场戏便已经挑明“她”的分量。
姥姥的合唱队排练。
表演曲目:
《我和我的祖国》。
直白描绘出了我们与母亲最理想的模样。
我和我的祖国是母亲和孩子
跨过门槛
走过路口
我和妈妈的手紧紧相牵
电影中,“红色”无处不在。
它是姥姥合唱队的演出服,是同学聚会里的装饰物,也是孙女一只被涂上色的鸽子。
——甚至, “郭家”谐音不就是国家。
这争论再露骨不过。
郭建波是记者,做记者,她有她的良心。
她坚持曝光黑幕,哪怕可能得罪领导。
母亲呢,恰恰是社区街道办的领导。
她热衷传播正能量,对负面新闻一概反感。
别误会。
《春潮》绝不是一部号角连营,看到世界剑拔弩张,就要分清派别,要狠、要斗、要怨的宣战电影。
如果你认真。
你会发现。
它要追问的,恰恰是“要狠、要斗、要怨”的价值和意义。
国,家,我。
谁是毫无疑义的话语体系?
任何真实而健康的感情。
不更应该从“非此即彼”的黑白框架里跳出来,顺延到人类情感更普世的感知?
看到高尚背后置身之外的冷漠。
看到怨恨背后自欺欺人的无能。
以及。
做到理直气壮之外的反省反思。
从这点上,《春潮》绝不仅仅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
它语境所覆盖的,是探讨出过去,当下,以及未来中国人对爱的定义与包容。
影片最后,最魔幻的场面出现了:一汪汪水突然从门缝汩汩涌出来,水漫过城市,漫延到乡间。
在Sir看。
如果说开始的“漏水”,代表拒绝沟通。
那这结束的,漫山遍野的“漏水”,则意味着沟通的可能。
我们都有自己无法降服,无法控制的一部分。
别急着摆脱,急着反抗。
看见它,承认它,理解它。
或许。
这才是爱的开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