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我的朋友很多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晴 武汉
好基友过两天要去外地读书,于是今天就在一起吃了个饭,和她的好朋友们。其实她的好朋友我都认识,只是不是一个圈子,所以也很少有过交流。全程都是在他们的欢声笑语中吃完了这顿饭,插不上话,也不想插话。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班上同学过两天要去外地上班,于是在昨天一起吃了个饭,全程也都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这顿饭,我们笑的很开心。
圈子这个东西很奇怪,有的人进得来,有的人也出的去。可我也奇怪,不想出去,也不轻易进去。
至今为止,我的圈子也就那寥寥几个,奥运五环估计都比我多。
我喜欢一个人做很多事情,也已经做过很多事情。记得在微博上看过一篇名为《一个人做过这些事情,说明你孤独的像条狗》,好死不死,我一个人做了以上的一大半。一个人看过电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行,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泡书店,一个人跑步,一个人去图书馆......
但是我觉得很好啊,一个人旅行不用在乎同伴的想法,随心所欲。一个人跑步不用在乎同伴的步伐,走走停停。一个人吃饭不用在乎同伴的口味,苦辣酸甜。一个人去图书管不用在乎有没有连座,坐哪都行。
我觉得我什么事都是一个人,应该算孤独了吧。奇怪的是身边的朋友对我的印象却都觉得我超多朋友,做什么都有人陪。
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有一次聊天,我跟她说了这事,她对我说,因为你的性格,致使你身边会有很多朋友,友谊程度不一。有些是交心的,有些只是萍水之交,但别人却看不了这么透彻,故有上述表象。你给我的感觉是你有自己的世界,在里面你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思考。别人很难看得透,包括我,你不愿意出来,别人也很难进得去。你有时候给我的感觉很圆滑,别人说的这个也同意,那个也觉得不错,不愿意轻易去得罪别人。所以会有很多表面上的朋友。有时候又很固执,不轻易接纳别人给你的建议,会很坚持自己的想法,从而导致你觉得总是在一个人做事。
不愧是学心理的,分析的不错,可我仍旧听不进去。
昨天去文华书城看书,一篇朴树的自述《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在印度,我就是感到,这些人生活得很穷困,很糟糕,但是没有人急于去改变什么。我不知道是好是坏,但是,却是我觉得不急于去做任何事情。这个地方是混乱的,但是很多人内心是安宁的。
工作了快两个月,自我感觉并没有真的融入到公司当中,但同事们对我都挺好的,也没有传说中的职场如战场的感觉。我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我和一起入职的同事A有很大差距。
给我印象最深一件事的是我在休息的时候看书,一老员工B过来见我看书,问我在看什么,我说其书名后,明显感觉到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的不屑和嘲讽回答说:我没读过大学,也没读过多少书的人,到现在不也跟你在一起做事么。
这话我不知道怎么接,他说的是事实。但我确定我不会在这家公司呆的长久。
似乎,我们长大之后就在不停的告别。告别父母去外地读书,告别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告别教导启蒙我们的老师,告别发誓要永远在一起的好朋友,告别年少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