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与一位隐士的心灵会晤

与一位隐士的心灵会晤

作者: 小朝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09:44 被阅读28次

    最近在读《蒙田随笔》,一本不到三百页的书,整整读了一个月时间,是书的内容晦涩枯燥吗?不是,事实是,太喜欢这本书了,不忍一口气读完它。就像小时候妈妈给的山楂卷,舍不得吃,一片山楂可以解我一天的馋,一卷山楂可以吃一个星期。现在步入中年,零食已很少碰了,而精神上的需求却与日俱增,而《蒙田随笔》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饥渴,我把它当做小时候的山楂卷,每天读几页,有的段落还反复推敲,滋味无求!

    蒙田作为十六世纪后半叶的法国散文大家,他的名字在中国不算陌生,而我才刚刚和四百多年前伟大的灵魂会晤,相见恨晚!

    蒙田正当盛年之时,开始《随笔》的写作,随后,漫长的二十余年光阴,他只有四年担任公职,其余时间他隐居故乡,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随笔》中去,他的毕生只成就了《随笔》一本书。

    然而《随笔》却是一部举足轻重的书,它不仅奠定了蒙田作为文学家、散文家的声誉,还为其赢得思想家、哲学家、伦理学家之美名。

    这究竟是怎样一部不朽之作呢?

    蒙田随笔的内容丰富多彩,枝蔓丛生,咋一看,仿佛是笔者剖析自我,或与人闲聊,信手拈来的作品,认真品读后,你会发现每一篇随笔,浸润着作者灵魂的自我探索和领悟,在不知不觉中,蒙田走进了你的心里,影响到你,你会慢慢地爱上他,与他成为莫逆之交。

    《论友谊》文中谈到,高贵的友谊只能存在于两个人之间,无所谓彼此亏欠什么或施予什么,是两个躯体共同拥有一个灵魂。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和钟子期这对至交典范,应该符合蒙田所论述的如此完美友谊的条件,而我们大多数人也只是拥有普通的友谊,对于高贵的友谊只能望之兴叹了。“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希”,“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诗人早已发出这样的感叹!

    《谈退隐》告诉我们,真正的退隐不是远离众人,更换地方,而是首先卸下压在心灵的重负,重新找到自我。

    作者在《论闲逸》中说到自己隐居在家,可以享受悠闲度日的好处,同时也观察到闲逸使心灵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无次序,无目的,一个念头连着一个念头,接踵而来。为了约束它,驾驭它,蒙田把它们一一写下来,不失为良方。我深以为然。

    蒙田在《随笔》中谈到,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学会死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不要过分看重自己,经常想象导致自己死亡的情形,既而让自己的内心坚强起来。在节庆欢乐之余,记住自身的状况,不过分纵乐,应有所节制。设想每一天都是你临终的一天,你就会感激第二天太阳升起时,那意外得到的时间。

    最让我为之动容的,是读到《重病在身》。蒙田四十五岁时患上肾绞痛,当时的医疗条件几乎无药可救。蒙田在与疾病作斗争痛苦难熬的过程中,仍然坚持体察内心的自我,关注自我在肉体剧痛难忍的时刻,究竟在想什么?并以冷静而幽默的笔调描述出来,以帮到普天大众。

    由此,我终于明白,蒙田的随笔和普通人日记的区别。蒙田在观察自我感受的同时,也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芸芸众生。他热爱自己的生命,也热切关心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美德来源于他对人类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读完《随笔》,蒙田灵魂的大致模样可以画出:他是个知书达理的绅士,不善交际,但擅长与自我独处。对己对人宽容豁达,观察事物洞若观火……当然我只说了他的优点,至于缺点当然也有,蒙田是个客观的人,《随笔》中也画出了他的缺点,如果你想了解,可以开卷找到答案。

    与一位智者的心灵会晤,那欢欣和生趣是沁入人心的。无奈相聚总有别离时,我会时时想念他,在遇到迷惘困惑时,还会翻开《随笔》会会老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一位隐士的心灵会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ei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