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每日一句

《中庸》每日一句

作者: 运启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00:54 被阅读0次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被实行,我是知晓的啊:有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发扬,我是知晓的啊: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这就好像人没有不吃饭的,但能够品尝滋味的人却非常少。

    两千多年前,孔子对“道”之不能实行及其原因感到忧虑,惋惜。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又怎样才能做到“中庸”之道,似乎是个更大的挑战。特别是像我此等没有“修行”之人,几乎是望尘莫及,陡然心生畏惧……此时突然想起师父说过有“敬畏之心”是好事,要想在 某件事情上取得成就,首先对它要有诚敬之心。

        我认为,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的伦理道德标准,它平易近人,富含哲理。“中庸之道,天下大本 ”在《中庸章句》中朱熹对“中庸”下了一个定义,指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另外,《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什么叫“大本”?即根本的道理,基本的规律。按古人的说法就是天命,就是人与自然,与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人类自工业文明以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力量,自信的认为可以战胜自然并且征服自然,当人类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胜利凯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极端气候频发,资源枯竭以至于人类自身所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诸如失业加剧、暴力不断、社会公德下降等使人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究其根源,无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不和谐所致,而中庸之道则为我们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

        中庸之道,学习可得 。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教人如何圆滑世故,明哲保身。中庸之道贵在中和、庸常和明诚。所谓“中和”,正如《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在日常交往中,要适可而止,符合节度。只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庸常”,就是普通而平常,真正的朴实道理,它必定是蕴藏在万事万物之中,中庸之道便是如此。所谓“明诚”,《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强调无论内在天性和外在教化,只要做到真诚无二,两者便可合一了。认识到了中庸的真谛,要能持守一生,在不间断的学习、思考中,在持之以恒的行动中,掌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贵在修身,和谐,践行。我们不做过了的“知者”“贤者”,怀着诚敬知心,通过学习,争取践行“中庸之道”并将它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

  • 中庸每日一句

    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 《中庸》每日一句

    原文: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译文:供奉先王的牌位,行先王...

  • 中庸每日一句

    原文: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 《中庸》每日一句

    原文: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

  • 《中庸》每日一句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

  • 中庸每日一句.5.26

    原文:有弗学,学之弗学能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错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

  • 《中庸》每日一句解读

    原文:《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译文:《诗...

  • 中庸每日一句解读

    原文: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也,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译文:天...

  • 每日一句

    每日一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中庸》 每日...

  • 《中庸》每日一句解读(1.13)

    原文: 『1.13』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每日一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ez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