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摔倒

作者: 天际识归舟 | 来源:发表于2019-12-02 19:23 被阅读0次

      董永静

         

            孩子初学轮滑时,第一节课令旁观在侧的我,记忆犹新。

            教练先是让小小的初学者都着好装备,头盔护具一应俱全,靠边列成一排,站立10分钟。之后,告诉他们在站稳和能控制重心的情况下,尝试着单腿、双腿交替站立。但有一个要求:要确保自己不会随着轮子的滚动,向前或向后滑行;能控制身体重心,不受外力影响,东西左右摇摆。

            我猜想接下来教练一定会告诉他们如何滑行,因我看到教练双手后剪,身体倾斜正在示范。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所有的孩子在听到指令后,全部侧摔一旁。沉沉的轮滑鞋或弯或立,侧向一边;身不由己的孩子们或蹲或坐,堆落一团。有龇牙咧嘴的、有凝神屏气的,都在体验和实践着教练所谓的“摔倒”要领。教练的话随着微风吹拂递来,新我耳目,深以为然:学轮滑先学侧摔,在控制不了平衡的时候,要保证自己在摔倒后少受或不受伤。

            摔倒,是轮滑课重要的开篇,囊括其中除却一种意志力的增强,方向的把握和悟性的沉潜。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自我保护,自我调适,及时止损。

            在孩子培养和发展过程中,轮滑教练教给我们的,恰是生活中,我们都不以为意,甚至想方设法避免的:接受摔倒、失败、挫折这些正常的人生状态。于此,我们明确给孩子的,应该是处于劣势之中,一定要放平心态积极应对。先控制好方向,明辨判断、正视问题,并及时调整做出改进,才能跨越坎坷,战胜失败,这些是多么重要的意志磨炼。

            看到有些练轮滑的孩子,眼神中是赢的坚定,神态中是赢的执着,看得出孩子的信念就是“必赢”,可是当真正出现一个小失误导致失败的时候,或动作完成的不连贯时,孩子竟会蹲在地上抽泣不止。“成败论英雄”之论虽不至于浸淫太深,但在孩子的执念中,确实少了很多“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从容和大气。

            也许在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灌输了太多赢的思想、历史上不断回放着“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人们更相信凭借外物之力成功的概率。因此,在这种环境影响和潜移默化中,孩子深浸其中,羡慕超人、幻想超能力便成为自然,甚至希望这种超能力,可以支撑起自己的全部任性和随心所愿,不喜欢的人都任其想象的魔法“变变变”,变成怪物立马消失;不喜欢的事情都能绕开或瞬间over。凡是不合心意、不符心愿的东西,都幻想能随自己的喜好和心意沉浮起落。

            有时,个别家长的纵容也会让孩子慢慢滋生着这种任性,甚至无形中放大了这种任性。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完全沉浸在一个个幻想着赢和无所不能的世界中,从未想过或从未经历过输的历练。当骨感的现实冲击着丰满的理想状态时,孩子自然心理落差很大。因一点家庭琐事出走者有之、因成绩不理想跳楼者有之、因父母师长管得严自杀者有之、因一点挫折报复社会者有之,因一点爱恨情仇就置人于死地者有之……

            当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充斥在社会新闻的背后,可能就是我们还未来得及告知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课:失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挫折教育,我们太不忍心让孩子初出社会就经历失败、经历挫折,总觉得从心理和生理年龄上,孩子尚未达到需要接受的程度和时间,我们还是不愿意高估孩子的承受能力。过多的呵护、过度的保护、过甚的纵容,让我们的孩子总以为生命中只有永恒的晴天,生活是缤纷诱人的棒棒糖,伸出舌头触处舔到的都是甜。却不明白,阴晴圆缺是自然常态,有阴就有晴、有苦就有甜、有圆就有缺。所以,适当的惩戒是应该的,惩罚的重要作用是形成“戒律”,让这些戒律在心中事实存在,知其可为而为,知其不可为而止。这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使这些戒律成为自律的来源和束缚,这种内在的束缚根源于心,外化于行。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样,让她知道对别人不礼貌,别人会不满,也会如法炮制她的方式予以反击,她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取决于她初始对别人的态度。 荣辱系于自身,故修身自省,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轮滑教练让孩子学会不随外力晃动,是为定力在己;学会侧摔,摔倒之后快速站好,是为接受失败。

            坦然从容地面对摔倒,自信乐观地面对失败,努力让自己练就一身娴熟技艺,是避开坎坷、少受挫折的重要途径。而轮滑教练先教孩子接受摔倒的示范,确实值得我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奉为圭臬,效之行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接受摔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gf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