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心理
离开舒适区,认真做自己!

离开舒适区,认真做自己!

作者: 青柠_Yang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09:56 被阅读29次

    1.

    我从高中开始玩到现在的好朋友是这样的。

    女生是一名普通职员,工作有三四年时间。从小父母要求不算太严格,长相也算还不错的类型,积极阳光而很努力,不断地提升和学习。这一切看起来都很不错,可是在去年前的她却一度沉浸在早期生活和前两年的抑郁情节中如法自拔。

    她一直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即是对外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处理。

    她早年孩童时期父母经常吵架,几乎是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父母每天的沟通方式就是互怼,基本上没有好好说话的情况存在。然而小时候的她并没有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和别人有什么差别,只觉得为什么从上初中开始,自己与别人就这么不同,虽然同学都玩的很不错,可是却和大部分人走的都不紧密。

    她总是会不断怀疑自己和自我否定,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深深地自卑心理导致她的学习也由好学生变成了中等偏下的学生。她以为这样的人际关系问题会到大一些就会有所改变,可是事情发展却并不由她。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中讲到,“青春期(12~18岁)是完善个性人格的关键时期,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危机就是角色混乱。”

    她渐渐地走向高中、大学、工作岗位,每一年每一天的过去对她来说都是煎熬,她变得愈来愈独立甚至刻板和相对内向,内心角色的混乱与无法统一的外在与内心的冲突越来越大,一度让我觉得她的性格不大稳定,(因为很多接触过她的人都会有点这样的感觉,情绪变化有些大),大学和上班后的“独立”其实对她更加影响。大学时,与宿舍舍友关系很一般,相对关系不错的朋友都是隔壁寝室的。

    高中和大学也是家里关系最为紧张的时候,高三那年家里还算平静,父母都为了她高考的事情吵的很少。考上大学后,她开始更加迷茫,越来越没有主见,没有人指引和指导的生活,让她变得内心狭隘而自命清高。高中紧张的生活有目标,而大学却给了太多自由和大量信息。

    父母关系并没有因为她上大学而有所好转,父亲嗜酒成性爱炒股票,在她的话中就是父亲软弱无力,母亲因此很能干,看似强势而无主见却处处忍让和担当,扛起了一家人的开支。每年的学费由母亲四处借钱而来,她自己当时并没有这个意识去兼职赚钱,思想基本上由母亲控制,母亲示威的一句话,她虽然满肚子怨言,却无法反抗,也就形成没有独立自主却又性格倔强的人。所以基本上母亲一直在负担她学费与日常开支直到大三实习和毕业。

    虽然不应该给自己的朋友贴标签,但有时候她的很多表现却有些边缘型人格或者双向情感障碍的特点。她并不知道一个人一生下来是要做到什么的,只是混日子罢了。

    2.

    高中时期她谈过一个男朋友,是她主动表白的,可是只在一起一个学期就分手了,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可却在她心里成了深深的烙印。男孩上班后几年又来找她,托朋友带话说很想她,直到一天女孩创业失败,心里难过无法发泄,这时男孩又回来想见她,两人就恢复了联系,她以为时隔多年男生回来找她是因为心里还未忘却自己,这样的时刻有人抚慰,内心所有的孤独和痛苦都被抵消。可其实男生也只是半年前分手而处于空窗期。女孩因为性格行为高傲而一直不想谈恋爱,所以这样“畸形恋爱”成为了那时唯一的稻草。

    但两年中,两人一直是异地,处于不被公开的状态,每周我开导她,让她放弃什么的几乎都没用,应了那句老话“不见兔子不撒鹰”,想想也是可怕。自卑的心理使她处于下风,男孩后来一直不在乎她,两人相处模式相当于云备胎。

    后来她又谈了一个男友,基本上是一样的,明明比对方好很多,但依旧处于下风,对方也是暧昧不清,不在乎她。

    说到这就想到一句大家经常说到的话:“你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气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后来她经常会和我聊天,因为了解她的人太少,了解到她两任男友,可怕的是这两任男友几乎有惊人的相似性,也是家庭并不幸福,内心也相对自卑,而在她这里找到很多安慰和被认可,而她自己始终处于低位。这与她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很相似,了解到她家庭情况和她现在的内心感受,说实话还挺心疼的。明明是个长相不错,又工作努力,表面上积极阳光的女孩,内心却自卑,又藏着很多事。

    3.

    人的很多行为和为人处世方式都是习得来的。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强调原生家庭问题,缘由也在于此。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中毒的父母》,美国著名的的心理学家福沃德所著,文中整理了多个原生家庭案例及分析,深入原生家庭核心问题,字字像珍珠一样滴在我的心上,让我深深感动和感触,我的心时时与其共振,也让我的心与这本书贴的更近。

    中毒的父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因为幼年受到来自父母的身心折磨,他们内心压抑孤独,难以信任别人,成年后则难以与人正常交往,有情绪控制问题,甚至可能延续走父母的不归之路。

    中毒的家庭都有哪些特点?

    一、看起来风平浪静一片祥和,其实早已散沙一片。

    很多有问题的原生家庭不愿意承认自己家庭的问题,他们不认为家庭关系上存在问题,即便出现家庭问题也会归结于每个家庭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父母一方的施虐,一方忍让或不做声,将问题发泄或传递给下一代,如此以往,导致环境恶性循环,让孩子暴露在恐惧不安和紧张当中,孩子分不清是好是坏,而变得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和内心脆弱。

    二、孩子认知有限,父母是他们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对错都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且没有能力判断对错。当父母关系紧张时,孩子会认为“我不好,你好”,我导致父母生气了,所以孩子不明白父母为什么爱他又这么恶劣的对待他。他只能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做好而自责和内疚,也希望下一次能够做到更好而重新赢得父母的关爱和关注。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恐惧-屈服-讨好的行为模式。

    三、在中毒的原生家庭中习得习惯的养成控制欲被控制。

    孩子全方面被父母一方或双方所控制,在成年独立生活后却依旧不能摆脱这样的控制和影响,父母的长期忽略可能会造成一系列心理障碍和不良恶习,同时更加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因为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所以将相处方式,行为习惯投射在亲密关系上,并伴随自卑和低价值,直到他真正意识到并做出改变。

    4.

    我能够理解她深陷痛苦和绝望而无能为力的感受。因为长期而来的反抗没用,则会形成叛逆而又逆来顺受的表现,大部分人都最终被这样的环境所同化,而导致麻木或更加亚种的处境,自我无意识或浑浑噩噩一辈子。而想要改变的人,最终会反抗这样的生活,会对父母产生敌对情绪,从而能够尽可能修复和重建自己的生活,可是这样的生活需要多久才能从灰暗世界变为光明和美好呢?

    我认为以下几点方式也非常适合:

    一、自我暗示法,停止自责和内疚

    朝着掌握自身命运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自己面对这一事实,这是需要勇气的。

    原生家庭的种种所导致的各方面问题已经形成,父母用不合理的方式对待自己,所产生的自我否定和自卑,不能够成为成年后生活的核心观念,当每一次“我不好”的观点出现在内心时,应转换思维,暗示自己“我可以”,在内心对自己鼓励,将自己从“受害者”的角色中慢慢一点点解脱出来,不做不幸家庭的牺牲品。

    二、学着--学会接受和承认原生家庭的不好

    从失败的家庭中总结不好的地方,并且尝试慢慢接受自己的家庭。接受,不代表习得。承认父母和家庭对自己的不好,接受一切来自原生家庭的不好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步。前几十年的混乱生活不代表这一生都将如此,所以从现在开始,接受家庭的不好,并通过自我暗示“我其实没有这么差,我也很好”的方式,逐渐的更加爱自己,先提高自我自尊心和自信心,让自己开心起来。

    三、勇敢并正面的向父母表达自我要求

    成年前的自己没有意识也无法向父母表达真正的自我情绪和看法,成年后父母依旧会将自己作为孩子看待,认为你的一言一行,建议或意见都是无效的。而此时应当找适当的机会,面质或书信形式,和父母坦白自己内心感受,使他们了解自己内心。有愤怒的发泄也有对峙的言语,使得父母能够意识到从前对自己的情绪情感的伤害,同时告知父母希望自己被如何对待,希望如何处理彼此关系。当提出要求时,父母并不一定会因为一次的沟通产生任何改变,可能当下会有反思或向你道歉,但后期又继续以往方式。但没有关系,长期形成的沟通和相处方式并不会因为一次成功,只须让父母首先了解自己,就算一点点进步。

    四、建立自我边界,心理有谱,把握自我防线

    通常在父母控制和影响的家庭中没有自我,父母认为孩子与其没有边界,想说什么做什么都能够向孩子发泄,让孩子没有自信,产生自我否定和厌恶情绪。

    你只需要开始改变沟通方式,并不是吵架,而是在父母逼近自己舒适区或踩踏个人边界时,可以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反抗必然会引起双方不适,并且父母也会因为你的突然改变而大发雷霆,这时候只需要自己坚持自己的想法,慢慢让对方适应。

    五、独立并承担自己每个阶段该有的责任

    原生家庭的错误相处方式并不能成为今后生活的借口,将自己今后的失败都归结于原生家庭。成年后的自己在想要改变、尝试改变时就应当独立承担个人责任,将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该维系的关系好好维系。当我们结婚生子,成立新家庭后,可能会因为原生家庭相处方式而对待自己的家庭成员,那么在遇见类似问题时,应当学会自我反思,避免自己的孩子因为此类问题而受到伤害,控制好自我情绪,耐心沟通。

    处理原生家庭对自我影响的方式多种多样,理论也多种多样,大部分人依旧因为原生家庭而责备家庭,或依旧沿袭这样的生活模式对待下一代而不自知。

    人都是不喜欢离开舒适区的,能够有意识而改变的人更需要获得更多的鼓励和自我力量,去重新建立自我,完善心理建设,给自己心理补足营养。

    我们无法决定原生家庭是怎样的,那么,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让一切成烟,逐渐忘却从前的痛苦?

    生活还在继续,我们无法一直站在过去的阴影中不见天日,让原生家庭的痛苦在自己身上重演。

    所谓成长,既是用对自己的好,弥补之前的不好,用自己的爱,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爱。不管原生家庭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人生,我们都应该努力去经营,人生过去四分之一,剩下大部分的人生,就该做自己。

    这篇文章若要写的话估计很长,每个人理解不同,曲解对自己和埋怨家庭的做法也不可取,改变很漫长,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谁在改变自己,才真的懂!


    给大家也推荐几本关于原生家庭和认识自我的书,也能更加了解家庭和我们自己:

    1、《中毒的父母》

    美国著名的的心理学家福沃德所著,文中也提到了。书中内容句句实际,比较适合我们认真了解自己和自我家庭。

    2、《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

    很早看的一本,具体记不太清了,是一个案例,以类似故事的形式串连,读完后会想一下,能够吸收很多养分,至少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

    3、《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远离原生家庭困扰最重要的是今后自己的孩子不再走自己的老路,这本书也是我之前阅读过的一本,其实是在教正在做父母或者即将做父母的人们如何倾听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倾听,而不是命令式的告诉孩子要怎么做。

    在认清自己之后,我觉得这本书对自己的下一代也很重要。

    4、《原生家庭 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美)苏珊·福沃德博士 (美)克雷格·巴克 / 2018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这一本与《中毒的父母》是差不多的,都是一个作者。

    以下两本是专业心理学书籍:

    4、《沟通与分析的理论与实务》/哈里斯 / 2013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相当专业了,当然不懂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可能比较费力。适合有一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来读,书中讲了非常多父母与孩子、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之间的关系,理论与案例相结合,非常实用。

    5、《心灵的面具 101种心理防御》/(美)布莱克曼 / 2011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里面讲了101种心理防御机制,也就是每个人应对对方说话时所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些枯燥,但有很实用,如果喜欢心理学的人可以尝试阅读。


    自我拙见,希望我们每个有原生家庭问题的自己都能够慢慢改变,让以后的生活充满阳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离开舒适区,认真做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iv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