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无论是前段时间的“豫章书院”,还是最近的“携程亲子园”事件,社会披露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人性险恶。“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两个观点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争执,现在去争论孰是孰非未免难分高低。所以我们要做的,便是约束。无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慢慢地,大家习惯了社会上的各种约束。也因此,评价一个人的标签,从善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慢慢变成了聪明,情商高,会说话,会做事等等。
越来越多的书籍和案例告诉我们,智商和情商成二八定律,情商高的人成功的几率更大。于是,所有人在这个年代,突然学起了如何提高情商。而有些书赤裸裸地告诉我们: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趋炎附势成了大家的日常必备,每个人都虚伪地去迎合社会上的其他人,上司、朋友、亲戚……旁观者也认为这些人会说话会做事。诚然,这些人不会活的太差,试问谁会伸手打笑脸人?
尝到甜头的我们,越来越相信,这样就是成功的秘诀,是生活的资本。而后,更多的人开始学着这样做。无论,她们是否内心深处这样想。然而,我们也渐渐忘记了,媚上者欺下。我们在和人相处中,更多的是关心这个人的能力是否强,这个人的情商是否高,却忘记了这个人是否善良,是否值得我们交付真心。大概是因为现代社会交往中,更注重的是利益而非真心,于是我们也就将“善良”这一标准抛之脑后。
回顾“苏享茂和翟欣欣”事件,难道不也是这样的一种悲剧?苏享茂明知翟欣欣在与他交往中,并非善类,然而因为翟欣欣的美貌、学历、家世等,却可以一忍再忍。现在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结婚的条件慢慢的变成了现在的标准。男人娶妻不再娶贤,更多的是追求外貌上的虚荣。女人结婚不再看重才华和担当,更多的是要求物质上的硬条件。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丢失了善良?对人的评价是漂亮,聪明,情商高,能力强,却不曾将这些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上。于是,越来越多的社会险恶被披露出来。大家都认为是人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坏了,可是却没人追究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人变得复杂。你给的审美,促使你重视这样的人,忽视那些善良的人,到后来却要指责人心险恶。可是识人何尝不是你待人处事的分内之事?
其实,在我们内心深处已经慢慢将善良抛之脑后,只看重其他的东西。你看重什么特质,就要接受那种特质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在你心中善良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你凭什么要求别人来承担你的审美所选择的后果?
欲同于世,世不融。
![](https://img.haomeiwen.com/i981912/57b6a6464b7a7d5d.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