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佛教吗?》浓缩

作者: 第三个选项 | 来源:发表于2016-02-12 11:10 被阅读239次

一 烦恼

人人都有烦恼,各种各样的烦恼。喜欢的东西的得不到,不想要的甩不掉,感觉就像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不能获得快乐和自由。烦恼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三类:贪爱,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嗔恨,厌恶自己有的东西;愚痴,不了解真相,任由贪爱和嗔恨为所欲为。烦恼可大可小,又大致分为了三类:其一侵犯性烦恼,已经表现出的,比如因愤怒而杀人,因贪爱而越货,因恐惧而说谎,因迷恋而放纵。其一困扰性烦恼,时机不成熟暂时纠结于心上的。想打人,想异性,想为所欲为。其一潜伏性烦恼,看似没烦恼如圣人,只是没遇到事罢了。外缘一刺激,激起千层浪。

二无常

人为什么有烦恼?可口的食物是人就爱吃,饥寒交迫之感连畜生都不想尝试。可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白日红,因果相致,随缘变迁,一切尽在发展变化之中。而这不随你的心意变化,也不是来自神佛的旨意,生老病死成住坏空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可是你却不能理会这种事实,你无法接受可口的饭菜突然变馊了,无法接受美丽的脸庞变得衰老,苦心经营一朝化为乌有,就连这躯体也将腐朽灵魂灰飞烟灭。你无法接受这些,你疯狂的追求,你愤怒的排斥,你平白无故承受起这份沉重,窗外风和日丽,你无暇顾及。

三佛陀

年轻的悉达多太子有感人间的苦痛,为寻求解脱之道,于29岁时,抛弃荣华富贵,离开父亲妻儿,踏上遥远且艰苦的征程。6年后,于菩提树下终于悟道。他找到了摆脱烦恼重获自由的方法。随后45年不间断教导大众。

四戒定慧

既然外物无常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的心。烦恼来源于错误的认知,而根除烦恼就是养成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通过持戒一举灭掉侵犯性烦恼。然后通过绵绵修定来消磨困扰性烦恼。最后谆谆讲慧永远根除潜伏性烦恼。戒,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品德,有损于他人的事不做。最基本的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说谎话、远离麻醉品。定的方面,由于我们的心散漫惯了,先要通过修定让一万匹脱缰的野马坐下来,才能听你讲理(对的,想想都觉得很难)。最后是慧,谈无常,谈烦恼,谈风和日丽,还原一颗本来清净心。

相关文章

  • 《你认识佛教吗?》浓缩

    一 烦恼 人人都有烦恼,各种各样的烦恼。喜欢的东西的得不到,不想要的甩不掉,感觉就像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不能获得...

  • 离幸福很近12——第十二课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离幸福很近12——第十二课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对佛教徒的几点忠告 今天,我们学习一下佛教方面...

  • 认识佛教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佛教就是迷信,就是悲观厌世,就是消极的代名词。而我也曾经这么固执的认为过。直到有一天,当...

  • 认识佛教

    今天看了一点儿净空法师讲述的《认识佛教》。目前社会上流行着大致四种佛教的形式:传统的,宗教的,学术的(当作一种哲学...

  • 认识佛教

    ?什么是佛?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当年为什么不用【智,觉】这两个字翻译呢...

  • 南传上座部佛教——《您认识佛教吗?》

    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原始佛教,他们有一套特有的语言:巴利语。 巴利语原意为圣典语、佛经语,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经典用...

  • #读书#认识佛教

    1. 什么是佛教: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可是在大多数人眼中,甚至在相当...

  • 你需要佛教吗?

    什么是佛教? 简单说就是佛陀的教导。佛陀透彻地觉悟了人生、世间真相后,教导我们如何去发现人生的真相,最后智慧地达到...

  • 齐帆齐微课(12) 读《愚人食盐喻》“过犹不及”佛教中的中庸之美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愚人食盐喻>“过犹不及”佛教中的中庸之美》 你了解佛教吗?你知道中庸之美吗?你对佛...

  • 学佛随笔4:大乘不大,小乘不小 —— 简介大、小乘佛教和禅宗

    朋友来电话,“你写的大乘佛教是啥?” “我国的佛教除西藏外,基本上都是大乘佛教,你不是常去庙里学禅吗?”(朋友每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认识佛教吗?》浓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jq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