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不去的故乡

回不去的故乡

作者: 杜松树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15:17 被阅读0次

    工作关系天南地北的出差,尤其是到过国内的众多三、四线城市,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城市景观,也见识了各色人等,但感受的似乎是同样的生活,那大概就是小城市的“幸福”生活吧,试着写下一些观察。

    1,这些城市是你我长大的地方,他的交通没有那么便利,他的城区(通常有2个或3个区组成)常住人口规模都不会超过60万,基本没有像样的产业和公司,或者是以前的国企现在也在走下坡路,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类工作已经是好工作了,剩下的就是自己开店做生意的,各种销售,服务员类的工作。

    2、因为工作机会少小城市年轻人,大部分都会去临近的大城市打工(得益于近年高铁的开通,大城市对周边小城市的“抽血”更便利,所以,出现了一些周末或节假日回小城市的年轻人),当然也有在外工作过几年,最终选择回来的年轻人。但更多的是有稳定工作的中青年,上年纪的老人和小孩;

    3、因为上述两个原因,小城市的收入结构呈现出一个变形的“哑铃”状,一端是为数众多的家庭月入1万(夫妻2人上班)以下的工资收入群体,另外少数则是做生意比较成功的老板以及公职人员。得益于这两年三线城市房价上涨,大部分市民都享受了资产溢价的收入,只是这种溢价的接盘者不知道会有多少。

    4、不得不说大部分三线城市的居住环境确实不错,尤其是这些年一些大的品牌开发商如恒大,碧桂园等进驻后,新开楼盘的居住品质真的没得说,户型都是100平米开外,学区,公园,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每次看完房子我都只剩下羡慕的份,好奢侈!

    5、三四线城市人民的交通工具以电动车为主,汽车为辅,城市公交车班次少,晚上结束时间也早,导致大家对距离的感知比较敏感,也即生活半径很小,15分钟电动车行程是一个界限,超过他们就会觉得好远。

    6、由于年轻人少,城市的商场及商业发展变化特别慢。能活下来的一种是针对年轻人和上岁数人的小商品城和品牌专卖一条街(海澜之家,美邦,361等),这是每个小城市逛街购物的好去处。另一种是针对30-50岁中年女性,男性的老百货商场(雅戈尔,哥弟类),这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消费的比较多;最后的那波高端消费都在大城市。

    超市这种业态在小城市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一些本土的超市品牌做得比沃尔玛,家乐福还好,比如河南的大张量贩,山东的家家悦。当然也有好多专门售卖山寨品牌的小超市。

    购物中心也开始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出现,不过大多数都撑的很辛苦,招不到好的品牌,没有年轻人,都是老人带小孩在里面乘凉,一到饭点都回家吃饭了。

    7、小城市中午有2小时的休息时间,大部分上班族中午都习惯单位食堂吃饭,然后回家休息,晚上下班也早,所以外出吃饭的频率不高,这导致餐饮生意并不好,愿意进驻商场的知名餐饮品牌就少,餐饮丰富度就更谈不上。反倒是街边大排档,烧烤,小吃普遍很火,并且他们习惯于街边饭店吃,不习惯去商场吃饭,我得到的一个解释是商场关门太早,喝酒不尽兴。

    8、玩的项目之于年轻人似乎只剩下看电影,唱K了,要么就宅在家里打游戏,玩手机。上点年纪就是打牌,喝酒,以及广场舞了。另外,许多三线小城对外地人而言是游山玩水的好地方,对当地人来讲只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虽说移动互联时代,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区别已没那么大,但就生活本身来讲,因为整体城市环境变化慢,生活半径小,久而久之就不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变化,或者是从网上感受到了变化,但行动却依然缓慢。典型如我们007社群,到小城市找到战友的几率是如此之低。

    我想很大程度上未来的中国会呈现20个左右具有强大辐射力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通过产业,高铁,人口聚集,向周边一干小城市“抽血”,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而周边的诸多小城则缓慢的衰老,成为回不去的故乡,或者是田园牧歌式的旅游休闲地,以及各种养老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不去的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kg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