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该怎么过?
由于大学青春之珍贵,对未来生活影响之巨大,这注定是一个谁都讲不清楚也无法给出定论的问题。
昨晚看了下后台数据,2000多个粉丝中23岁以下的占比达到60%多,大家也经常在私信里问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事情。
我今年刚27岁,资历浅薄,并不是一个能够给出别人合理建议的年纪,自己也在极力克制以往好为人师的坏习惯。
但为了避免自己在自媒体平台上展露出的一面误导大家,今天我还是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给大家提供几点仅供参考的建议。
关于学习。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这是我们作为学生的本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有往上考研读博的计划,就要尽量得到满绩点,争专业第一,得国奖。
其他的也要保证在不挂科的基础上利用好图书馆资源和相对轻松的时间(个别专业除外)去尽量多的汲取知识,很有可能这是你我一生中唯一的纯粹学习时光,要珍惜。
关于恋爱。大学是适合谈恋爱的,除了人和时间合适以外,大家脱离高中阶段以后开始蓬勃发散的思维,通过恋爱,有利于我们尽早形成靠谱的择偶观和婚姻观。
但对象一个就够了,至多两个。认真对待一份感情才能收获一份真情,超出两个就有滥情之嫌。多沟通,多交流,感情重在经营,而不是放手下一个。
关于兼职。大家问的比较多,其实要不要做兼职都是一个问题。家里条件可以的,我并不建议做兼职赚钱。时间这么宝贵,想培养独立,组建社团、带队参加比赛、做项目都是很不错的渠道。确实有经济压力的,首选还是学校创业中心提供的兼职机会,其次才是去社会上找一些尽量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
我大学时候跟同学经营学校二手车的生意,那时候没有共享单车什么的,这个思路是在满足同学需求并符合学校规章制度下的轻创业项目,如果有类似这样的机会,也可以尝试。机会在于观察和思考,即使没有结果,这个思考的过程也会让自己很有收获。
关于运动。大学我虽然不打篮球,但是足球、网球、台球、羽毛球都会玩一点,晚上就绕着校园跑圈。那时候无论是爬华山还是泰山,都能活蹦乱跳的登顶。现在不行了,毕业三年身体甚至到了要去医院调养的程度,所以很建议大家至少有一项长期保持的运动,对往后的生活和工作都大有裨益,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关于爱好。爱好分很多种,运动、摄影、读书、写作、健身等都值得尊重,包括打游戏和旅游。但真正的爱好是有门槛的,它需要我们长期稳定的投入或产出。
例如可以连续3个月以上打卡跑步,就说明跑步是一项爱好,你从中受益,旁观者也会由此判断你是一名真正的爱好者,一位自律的人。
关于消费。千万不要超前消费。我大学生活费标准每月是800左右 ,大家要根据自己生活标准量入为出,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消费水平跟家里适当协商,但千万不能碰网络贷款,更不用说裸贷违法之类。
我上学的2017年,这种事情很多,因为了解我还作为学生代表做过“反贷宣传”,当时因此被骗甚至跳楼的比比皆是。其实在大学,大家不会看不起一个体体面面的“穷人”,反而会在背后对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指指点点。
请记住,我们的身份只是学生,做一个好学生,远比做一个学生中的富人要重要的多。
关于职业规划。这方面我踩了很多的坑,主要还是自己和家人的认知问题,也是必经之路吧。大学本专科毕业的就业方向一般有三种:继续升学考研;公务员事业编;社会工作(各种民营企业、外企、部分国央企)。
从现在的就业形势看,前两种依然是主流。升学考研不用说,大家争取保研基础上还可以跟老师学长学姐多沟通,以确定未来的升学方向早做准备,我不再赘述。
如果要考公务员事业编,党员的身份就很重要,想办法在学校阶段或者在户籍地尽快入党,至少也要是预备党员,这对以后选岗和发展有很大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自己的应届生身份。指的是毕业三年以内,没有工作没有重新缴纳社保的毕业生。国家这几年大力扶持大学生就业,选调生、省考、国考、军队文职,包括国央企很多岗位只面向应届生招聘,竞争压力会小很多。
大三阶段就可以准备了,可以先在网上听听张雪峰和其他专家的视频做了解。提前备战,广撒网,把能考的都考一下。
我大学室友当年本地税务局考试没过,成绩并不突出,但后来竟然补录到了北京税务局。虽然算运气好,但积极的争取和备战是必不可少的。
至于和我一样的社会工作,就要做好企业背调,多参加面试多选择,也可以尽早的找好实习单位以适应工作节奏,风险虽然相对较大,但是收益也是成正比的。
好了,大学千姿百态,自己经历的才叫青春,千万不要妄自菲薄,你永远是最棒的哪一个。
了解和认知有限,大家有什么其他问题也欢迎发私信多交流。无论身处哪个阶段,都祝愿大家天天开心,诸事顺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