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两人吵架,什么最伤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吧?
昨天深刻领悟了,语音语调在沟通里的重要性。晚上和老公说话时,话锋一转,我说了点别的,结果把他给惹毛了,冲我发起火来。
他本来眼睛就很大,发起火来瞪着眼睛,语调又高,让我很惊讶。我不知道我哪里说错了,他说就是因为我的语调一转,是我生气在先,然后他才会生气。我就在回想,刚才的语调是什么样子的?仔细一想好像也没有凶巴巴的样子,在他那里怎么就有那么大的反应呢?然后他歇斯底里的冲我发了一通火。
我只是静静的听着,等他发完火,我告诉他。看到你生气的样子,听到你说的那些话,我感到很寒心,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连基本的信任都没有,我很失望。说着我就哭了起来,一边流泪一边说,说着我心里的感受。
他的表情确实吓到我了,我没有想到他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同时,我也在考虑他说的问题。
我告诉他,我有我的原因,他有他的原因,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我的问题我改正,我以后注意说话的语气,同时想到了以后无论和谁交流,都要注意语音语调。
想想最亲密的人都在这件事上有误会,更何况和别人呢?这也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提醒。
同时,我发现了真的是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他在意的是我说话的语音语调,我在意的是他生气发火的动作,尤其是瞪大的双眼,像吃人的样子,让我不寒而栗。现在想想还伤心不已,不愿去想这些。
以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还真没有注意这么重要。这一次深刻体会了,知识停留在理论上,永远只是知识,只有用出来才是经验。从知道到做到,从播种到收获,真的是需要一个过程。
这就是沟通三要素——“55387”,指的是38%的语音语调,也就是说话时的口气,55%的肢体语言,就是肢体动作,7%的内容,就是说了什么。到底是说了什么重要,还是做了什么重要呢?
老公听我倾诉完,情绪也慢慢平复了,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有些过了。俩人坐下来,就刚才的事情重新回忆了一下,原来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我也向老公道了歉,是我没注意说话的口气,老公紧紧的把我抱在怀里,一切尽在不言中,俩人的感情反而升温了。
追剧的时候,看到男女主人公吵架的时候,哪怕两个人吵得再凶,只要男的张开双臂去拥抱对方,紧紧的抱住,女的也会停止争吵,两人紧紧相拥。
哪怕刚才多么的歇斯底里,原来这就是肢体语言的魅力,终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了。原来小女孩的心思“亲亲抱抱举高高”,到什么时候都有效,就像网络上说“男人至死是少年”一样,女人永远是小女孩,需要呵护,需要关注,需要宠爱。
以前只知道自己的模式是怼人,没有注意语音语调的重要性,这一次给我好好的上了一课。夫妻关系好修复,没有隔夜仇,撒个娇,抱一抱,就过去了。
如果是和别人呢?我又需要做多少功课来弥补呢?又如何能做到和原来一样亲密呢?一旦对方心里有了芥蒂,就像心里扎下了一根刺一样,很难拔除。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很庆幸,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可以在与人沟通中去觉察,不断修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在和别人交流中,面带微笑,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能感受到你的善意,会不会能更愉快的接受你呢?
有时一个善意的眼神也能打动人心,一句温暖的话语如沐春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鼓励对方时拍拍肩膀,胜过喋喋不休的大道理,不是吗?这样人与人的关系不是更近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