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R语言中的数据结构

R语言中的数据结构

作者: chensole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15:06 被阅读0次

    哈哈,放假回到了家里很是开心,晚上老妈做了好吃的。吃完饭坐在床上继续写下学习记录。不能学了perl又把R给丢了,这是不可取的,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之前就是因为学R而忘了perl的继续学习,导致现在又重新温习perl。坚持总结,写代码。

    R语言

    生物信息学需要掌握perl、R、linux shell,还有python等几种编程语言。R语言在生物信息数据挖掘和绘图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bioconductor上有许多优秀的与生物信息研究R包。今天主要记录下R语言中的几种数据类型。

    向量

    在R中所有的数据结构都是在向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由一系列类型相同的有序元素构成,R中向量默以列向量作为存储类型,有字符串向量、数字向量。

    #创建向量
    vec <- c(1,2,3,20)
    vec <- c(1:10)
    #判断一个数据是否为向量最好不用is.vector(),因为无法区分原子向量和列表
    li <- list()
    is.vector(li) #返回TRUE,需要通过class函数
    #创建带有name属性的变量(原子向量默认是没有names属性以及dim属性等其他属性)
    names(vec) <- letters[1:4] #name向量的长度要与数据一致
    #向量取值操作
    b <- vec[1] #在R中向量索引值从1开始,不同于perl
    b <- vec["a"] #若向量有name属性则可通过name访问数据
    b <- vec[c(1,3)] #可以同时取出多个值
    #将含有其他属性的向量转为原子向量
    as.vector(vec) #将会去除names属性
    as.vector(li) #你将看到li没有什么变化,因为list就是vector
    unlist(li) #需要用到unlist
    #c()可以将多个向量合并成一个长向量
    vec1 <- 1:4
    vec2 <- 2:4
    vec3 <- c(1,2,3,4,vec1,vec2)
    

    列表

    列表也是一种向量,可看成是原子向量的升级版,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可以是不同的类型结构,不同的长度,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

    #创建list
    li <- list() #创建空列表,这个在R for loop 的时候很有用,先定义一个空的数据结构可以加快for loop的效率
    li <- list("name"=c("wx","sc"),"score"=c(65,56),"male"=c(TRUE,FLASE))
    #获取list中的元素
    li["name"] #保留方式(子集仍然是一个列表)
    li[["name"]] #简化方式(返回的是一原子向量) 相当于
    li$name
    li[["name"]][1] #获得"wx"
    #合并两个列表
    li1 <- list("subname"=c("ww","cc"))
    list <- c(li,list)
    #list 扁平化
    #有时候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将list 转换成向量的形式,方便处理
    unlist(list)
    as.vector(unlist(list)) #去除names属性
    

    数组和矩阵

    矩阵即是二维数组,矩阵和数组中只能是数字型数据,由列向量组成。

    a <- matrix(1:6,ncol=2,nrow=3) #创建3行2列矩阵,默认按列排列
    b <- matrix(1:6,ncol=2,nrow=3,byrow=TRUE)#指定按行排列
    #行列命名
    colnames(a) <- letters[1:2]
    rownames(a) <- letters[1:2]
    #子集选取
    a[,1] #取出第一列
    a[1,] #取出第一行
    #矩阵合并
    cbind(a,b) #按列合并(合并的矩阵行数要相等)
    rbind(a,b) #按行合并(合并的矩阵列数要相等)
    #数组
    array <- array(1:20,dim=c(2,2,5)) #可以看成5个2x2矩阵
    #dim属性自定义向量为数组
    a <-1:20
    dim(a) = c(2,2,5)
    #数组命名
    dimnames(a) <- list(letters[1:2],letters[1:2],letters[1:5])
    #矩阵的四则运算
    mat1 <- matrix(1:4,ncol=2)
    mat2 <- mat1 / 2 #矩阵数乘运算,每一个元素乘1/2
    mat1 *mat2 #对应元素相乘
    mat1 / mat2 #对应元素相除
    mat1 + mat2 #矩阵的加法
    mat1 - mat2 #矩阵的减法
    mat1 %*% mat2 #这才是矩阵的乘法,左列=右行
    #向量与矩阵相乘
    矩阵与向量进行乘法运算时, 向量按需要解释成列向量或行向量。 当向量左乘矩阵时,看成行向量; 当向量右乘矩阵时,看成列向量。
    c(1,1) %*% mat1 #向量左乘矩阵
    mat1 %*% c(1,1) #向量右乘矩阵
    #求行和、列和
    colSums(mat1)
    rowSums(mat1)
    #apply family function
    apply(mat1,1,sum) #列相加
    apply(mat1,2,sum) #行相加
    

    数据框

    针对数组中只能是数字型数据,不能为字符型变量因此就有了数据框这一结构,数据框源于数组,那么组成数据框的每一列向量必须要有相同的长度

    df1 <- data.frame("a" =1:12,"b" =letters[1:12],stringsAsFactors =F) #对于数据框中有字符型变量时,令stringsAsFactors=F
    #访问数据子集(数据框中的元素可以基于矩阵和列表的方式提取)
    df1$a
    df1[,1] #与上式等价
    #和矩阵一样可以求行和、列和
    apply(df1,1,sum) 
    apply(df1,2,sum)
    #注意,在R中向量与矩阵加减运算时,向量默认为列向量,向量中每一标量一次与矩阵的每一行运算,下面以scale函数为例
    mat1 <- matrix(1:12,ncol=2,nrow=6)
    average <- apply(mat1,2,mean)
    sd <- apply(mat1,2,sd)
    t(t(mat1) - average)/sd #这就实现了scale 函数
    #数据框合并
    rbind(df1,df2) #横向合并,要求列名相同
    cbind(df1,df2) #纵向合并,要求行数相同
    df1 <- data.frame("name"=c("a","b","c"),"score"=sample(60:80,3)
    df2 <- data.frame("name"=c("a","b"),"math"=sample(60:80,2))
    #merge可以指定某一列合并
    merge(df1,df2,by="name") #按照"name"列合并(当两数据框列名想等时,用by指定相同列名名称)
    df3 <- data.frame("subname"=c("a","b"),"math"=sample(60:80,2))
    merge(df1,df3,by.x="name",by.y="subname") #当要合并的列名不相同时,需要自定义指定不同的列名
    merge(df1,df3,by.x="name",by.y="subname",all=T) #显示两列中的共有的元素
    merge(df1,df3,by.x="name",by.y="subname",all.x=T) #只显示df1中存在的列名元素,未能匹配的定义为NA
    merge(df1,df3,by.x="name",by.y="subname",all.y=T) #只显示df3中存在的列名元素,未能匹配的定义为NA
    

    好了,关于R中的数据结构就整理到这了,后期会陆续更新关于R的统计和画图方面的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语言中的数据结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qc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