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书《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的前半部分,谈到外部安全感和内在安全感。在这种时候总是喜欢举极端的例子来说明内部安全感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就像《次第花开》里边讲:“有人一无所有,过着无忧的生活;有人在大别墅里,终身逃亡。”
但是,这种极端的例子,能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但是也容易让人产生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而我们的人生大多是平凡的中间地带。
就像外部安全感——金钱、房子、车子、衣服等物质条件,在我们一生中起到的安全感是不可忽视的。
想要寻找精神世界的和平,也需要有物质基础的保障。毕竟像达摩祖师那种不吃不喝不行的面壁成佛,只有达摩祖师而已。而我们在吃住都需要寻寻觅觅的时候,又会有多少精力来寻找精神安全感呢?
从古,寒门很少出状元;至今,人人都可以谈谈理想,变化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物质基础的提高——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教育书本的普及——这种外部资源的丰盛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有一种说法,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才是基础。也就是说,政治是被决定的那个,经济才是那个决定性因素。
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合适的,脱离物质的谈理想都是耍流浪。
所以,想要寻找内心的安全感,需要外部安全感的支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