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童年纪之七—乡 戏

童年纪之七—乡 戏

作者: 琉璃玥001 | 来源:发表于2016-10-24 10:39 被阅读0次

小时候,经常有放电影和送戏下乡的。逢年过节,特别是端午中秋过年这样的重大节日,更是演出频繁。

看过的电影,很多早已记不清名字和内容了,但对搭在学校操场上两棵大树之间那宽宽的白色幕布记忆犹深,然后听着村里的大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晚上放电影的通知。小村上下,也顿时情绪沸腾。

唱戏也是很热闹的。各种不同的口音,唱着不同的戏种。听得最多的还是家乡的地方戏淮海戏,但能记住的也不过寥寥几句,且唱得扭曲而变形。

唱戏的后台,往往用黑色或红色帷幔拉住,却总能引起孩子们的无限遐想和羡慕。从里面走出来的人,往往瞬间就换了妆容和装束,所以会觉得那里面的世界很是神秘而不可攀。同样的,对放电影的人也是分外敬畏,听着放映机“嗞嗞”地响着,看着一部放完之后,又娴熟地换上另外一部,觉得他们是在干着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

有电影队或戏班子下乡时,很多孩子会早早的就去搭电影布或搭戏台的地方占个位置。其实看什么也根本不是重点,大多数时候只是看热闹。那是种从外部世界带来的,在简陋的乡村生活里所引发的一份新奇和热闹。宛如一颗石子投在平静无波的水面上,激起的涟漪一层层漾开,让人兴奋而愉快。

可是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电影,乡戏这些东西统统消失不见了。回家偶尔路过小时候上学的母校,已经全然不见往日那种清宁质朴的乡村学校的旧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冒着有毒黑烟的工业厂房,巨大的机器轰鸣声震耳发馈。路过甚至要关紧车窗捂着鼻子,才不至于被四下飘散的各种气味给呛着。

学校已经被合并。上小学的孩子们统统上了镇上的中心小学。周围很多地方都被用来大兴土木,土气而生硬的各色建筑兀自林立着。道路两旁都是新盖的各式楼房,拥挤不堪。路过时只觉得窒息难捱。

放眼看去,乡村,正迈着蹒跚的步履跌跌撞撞地追赶着城市。未可知这是否就是城市化进程中所必有的阵痛,可这却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

也许有一天,连我也将彻底失去对这里的一切记忆。尽管在百转千回之后,终于一点一点的明白了它们的价值。

只是这其中的曲折,也许永远也不会再有人去怀念或体会。

相关文章

  • 童年纪之七—乡 戏

    小时候,经常有放电影和送戏下乡的。逢年过节,特别是端午中秋过年这样的重大节日,更是演出频繁。 看过的电影,很多早已...

  • 万化归一白话化书之101—105

    白话化书之101:乳童 原文 乳童 乳童拱手,谁敢戏之,岂在乎黼黻也。牧竖折腰,谁敢背之,岂在乎刑政也。有宾主之敬...

  • 童戏之“斗鸡”

    上世纪六十年代,因“打鸡血”这一特殊事件,孩子们间突然兴起了“斗鸡”游戏。 鸡血疗法是流行于1967年的一种保健术...

  • 童戏之“斗草”

    斗草的游戏由来已久。 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 有人考证,斗草之戏“始于汉武”。(《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尚秉和》)《物...

  • 古之兰亭集序,今之香炉行纪

    香炉山行纪 时年零九,双阳之晨,共师六、童三、徒十五,戏于宾县之...

  • 童乡

    随手拿起一本画册 是三岁儿子的作品 小胖猪、小白兔、星星、月亮…… 我也想起我的童年 那时 我没有画册 也买不起五...

  • 童乡

    听很多人描述自己的童年,像是彩色的斑斓的梦境,而我的童年是弥漫瓜果味道的原野,是伴着夕阳升起的袅袅炊烟,是光着膀子...

  • 童乡

    沧久弄巷,黛瓦青砖花满天。唯不见,昨夜春风起波澜,花茶呓语梦阑珊!

  • 乡童

    小时候我的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一颗是老枣树,结的果实很甜,另一颗是老枣树的树枝培养出的新...

  • 乡戏

    我出生的地方在偏远的农村,这里的物质和交通都极为受限,在电视没有普及之前,村民的文化生活都非常的单乏。也许正因为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纪之七—乡 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ql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