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660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到。
重阳,古人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个九,故名“重阳”。
屈原有诗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重阳”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中。
据说,把重阳定为节日,始于唐代。当天,朝廷举办隆重的宴会,百姓纷纷登高远游。“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到了宋代,重阳节就是大型赏菊佳节。都城繁花似锦,百姓争相插菊花枝、饮菊花酒、登菊花台、开菊花会,好不热闹。
古代,重阳节除了登高望远,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外,还喜欢配带茱萸。茱萸香味浓,具有醒脑、驱虫等功效。古人采摘茱萸的枝叶和果实,或佩带于臂,或放随身香囊里,以此祈祷避难消灾。
正是登高眺远,感时怀人,激发了诗人绵绵的诗情,关于重阳节的诗词众多。
最著名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白居易在重阳日酒宴上,于万千黄菊中偶然瞥见一朵白菊,感言道:“满园花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北宋文豪苏东坡曾有诗云:“菊花开时即重阳。”
唐朝诗人孟浩然说:“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宋代词人李清照也在重阳日赋词道:“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寓意健康长寿。
及至现代,2012年通过的《老年人权益法》,将重阳节定为“老年节”,至此每年的重阳节前,全社会都会开展尊老敬老助老关爱老年人的活动。
重阳节,抽点时间陪陪父母,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既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美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