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丽原创分享2022107】
走进一楼大厅,适逢保洁刚把地拖完。“看,您刚拖完,我就要从这里过”。看着锃亮且有点潮湿的地面,我有点下不去脚。“没事没事,你过去,我再拖一下就行了。”最后,我还是掂着脚尖,走过了一楼大厅。
每个人的处事风格,和个人的性情,家庭教育等有关。我想到了一个人物《乔家的儿女》里的王一丁。其中有个情节:王一丁的女朋友乔三丽送给了她一个BB机。镜头通过王一丁收到这个礼物时的惊讶,拒绝,再到接受时的狂喜,可以想象,这份礼物的贵重。可就是这样一个礼物,当王一丁的妈妈要求王一丁把他送给弟弟王一宁时,王一丁虽表现出来了犹豫,但最终还是送给了弟弟王一宁,让弟弟能“在他女朋友面前更体面”。这个情节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甚至有些生拉硬拽——不就是要表现王一丁妈妈偏心吗?再偏心的妈妈也不至于这样吧。王一丁的工资卡被要求交给妈妈,这个对于还没有女朋友的男孩来说,还算能说得过去,但要求把人家女朋友送的礼物送给自己自己的另外一个男孩,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尤其是在王一丁妈妈重病期间,针对乔三丽说的那番话“一丁并不是我亲生的”,一下子让人豁然开朗。由此也明白了王一丁为什么是那样一个孝顺到“愚”的男人。
根据王一丁妈妈描述,她因为不能生养孩子,和爱人商量收养了当时只有3岁的王一丁。一开始,夫妻俩对王一丁都疼爱有加,视如己出,等两年后生了王一宁,自己的亲儿子,再往后又生了个女儿,王一丁在妈妈眼中就真正的成为了“外人”,如果不是王一丁的爸爸坚持,王一丁可能又送回到了原生家庭。境界不怎么高的王一丁妈妈,随后的各种做法都似乎能够解释得通了。
从王一丁的视角来看,三岁的时候“瘦的不像样子,看着就让人心疼”,可以想见,王一丁的原生家庭至少经济条件不好。三岁之前主要是建立安全感,对任何人来讲,三岁之前的经历都与他一生的幸福息息相关,意义非凡。再穷的家庭,一个三岁的孩子,至于“瘦的不像样子”吗?可以推测,王一丁从亲父母那里得到的温暖是不够的,甚至是匮乏的。到了一个新的家庭,突然有那么一对爸爸妈妈,对自己呵护有加,在幼小的王一丁心目中,这对爸爸妈妈是多么爱他呀!小小的他下意识里一定会做事小心认真,为父母之命是从。他要留住这份珍贵的温暖和爱。这段经历在王一定的潜意识中种下了美好的记忆。
王一丁为人忠厚,老实,勤劳,肯干,能干。这样的性格特点是乔三丽喜欢的根本所在。这种性格特点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剧情中虽然没有详细的描述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但是根据他的“妈妈”的格局——二儿媳妇儿可以什么都不干,但即便是乔三丽怀孕了,这个大媳妇也是要拖地干家务的。这样的细节可以想象出:王一丁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是承包家里脏活累活的过程。妈妈对他的这种“偏爱”,恰恰是增长了王一丁的能力,让他更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更爱他的爸爸妈妈。相反,王一丁的弟弟王一宁,好吃懒做,怕干活,没有一技之长,又死要面子。不孝顺妈妈还强词夺理。
上天真的是给王一锭的妈妈开了个玩笑:原来,她的害是爱;她的爱,竟然是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