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味觉的盛宴。除夕与五更,供奉在神像与宗轴前的枣山花糕散发的浓浓的枣香、麦香是年味,暗夜中点燃的鞭炮、礼花发出的硫黄、火硝气焰是年味,家家户户门楹上张贴的大红春联是年味,户户家家门前与庭院中高高挂起的彩灯也是年味。可见,年味不仅是味觉上的,还是嗅觉与视觉上的。
古人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換旧符。"短短一首诗,就把年味中味觉、视觉、嗅觉几要素涵了进去,说这就是年味。我却独爱味觉上的年味。
有人会说,饺子也是年味!不错,很难想象,沒有饺子的年该是什么滋味?尤其是在北方。我要说,一年中,从正月初一的五更,到正月初三上坟祭祖,从正月初五的"破五",到正月初十的"捏老鼠嘴",从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再到正月廿五的"祭粮囤",仅一个正月,就要吃几顿饺子?更何况,一年中又有多少个节日和非节日,饺子作为北方人的美食,吃的次数难以计数,连不远万里到中国来的"老外",也是什么时候嘴馋了,随时吃一顿饺子。但黏团子、黏窝窝、黏灯盏就不同了。
黏团子、黏窝窝、黏灯盏的"黏",与"年"同音,也许更与农历新年的距离更近了一些,就连不吃饺子过年的南方人,每逢春节,也用一种叫作糯米的粮食制作年糕,这或许是普天之下的中国人过年习俗上的一种相通之处吧?
糯的本义是"黏性的(谷米),但黏性的谷米,不同地域是不一样的:南方的糯米,也叫江米,是稻谷碾出的米;而北方地区的糯米,严格意义上讲,专指一种叫作"黍子"的谷子碾成的米。江米色白,黍米色黄。50年前,我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一名"知青",这段经历让我了解了什么是黍子。人们常说一个不事农桑,沒有农村经历,又对庄稼沒了解的人是"五谷不分",这话当不虚言,別说众多农作物,就说黍、稷、谷这三样,我也是做了知青才分清的一一黍、稷与谷,前两者颗粒大于谷子;稷与谷的颗粒,在碾成米之后,米粒都是黄色,米的外壳也都是黄色;黍子与稷子的颗粒都大于谷子,但黍、稷相较,黍子的外壳是白的,稷子的外壳是黄色的。黍、稷、谷的黏度,黍大于稷,稷大于谷。
故乡东临齐鲁,西倚燕赵,一条贯通南北中国的隋代大运河在她身边流淌,她的兒女很早就懂得五谷不同的食性,把齐风鲁韵、燕云赵雨糅和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在地方美食、年节文化上有着自己的特色,黏团子、黏窝窝、黏灯盏,充分体现了故乡春节风俗的一个侧面。
黏团子黏窝窝黏灯盏
黏团子、黏窝窝、黏灯盏,都是用黍米面制作的面点。"二十八,把面发。"凡花糕、枣花、枣卷、馒头等需要发面的面点,一般从腊月二十八就开始蒸制,与此同时,"三黏"的制作也开始了。临近年关,远处近处的鞭炮声时起时落,家家户户,家庭主妇便忙碌起来。制作黏团子,需要先制作豆馅,把自家农田里种植的豇豆在温水中泡软,挑拣最好的红枣洗净,然后在铁锅中添水,熬制成枣泥豆馅,然后把和好的黍米面擀成圆饼,放入馅料包成圆团上笼蒸熟。黏窝窝,顾名思义,是在和好的黏面里加进大红枣,捏成外形如尖塔,内里一个窝窝的一种面食。黏灯盏,是把黏米面和的硬硬的,再加干麦面多次摔打揉制,捏成一个个状如灯盏的面食,再上笼蒸熟。黏团子,外皮金黄,馅料紫红,色泽鲜艳。黏窝窝,状如金字塔,枣兒鲜红,看上去十分喜人。黏灯盏,有两个用途:第一是敬神,灯碗里放入新棉花搓成的灯捻,添入香油,除夕前一一摆放在神像、宗轴前,点燃后香气四溢,一夜长明;第二个用途,是从除夕到正月十五供奉之后,家人再分而食之。
时常忆起幼时过年的时光。曾祖母是位泛神论者,每逢除夕之夜,她老人家在每位神衹前,都摆上供品,点上香烛,供上黏灯盏,一排神像前,是一片小小的灯的世界,灯烛通亮,香烟缭绕。外祖母住在乡下,正月十六母亲带领我们回娘家,那时农村很贫穷,家中沒有生火,亲戚进门,便点起一堆芝麻秸,噼噼啪啪的响声中,舅父把黏灯盏投入火里,烧起一层焦皮,再扒出来,每个亲戚一个,吃起来又黏又香又甜,浓浓的亲情中透出浓浓的年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