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扣跑题分,这一集及格了。
首先要吐槽的是这个“酥”,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认知里,什么算酥?松脆的食物算酥,比如酥糖,桃酥。但是这一集的导演认知里,“酥”≠“松脆”,“酥”=“松软”,这个理解就让人觉得很蹊跷。即便“松软”算作是它的义项之一,在这样一个生而为大众节目的纪录片标题上,用一个字冷僻的解释,也是很荒谬的。如果坚持用一个字,改用“软”,改用“面”,用“柔”都好一些。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16岁开始跟着母亲学做手艺的郭秀青
这个故事挨骂,主要是吃了“大馒头”这三个字的亏,如果从头到尾都用“寿桃”,大概是要好一些的。但是……面对一群期待着“酥”或者“点心”的观众,你给人家上“馒头”,这个心理落差可就太大了。
而且这个故事,不太吸引人,学习做大馒头就能天天吃白面馒头的忆苦思甜范儿,和之前不是肉的“炸肉”异曲同工,作为革命奋斗史或者创业板的演讲或可一听。但是《舌尖》这样的节目,生来就是要满足受众的浪漫主义幻想。
再说制作的流程,片中讲述了寿桃的讲究,这一段的拍摄是可以满意的。大寿桃代表老人,小寿桃代表子女;要用二十斤面;速度是关键,十分钟必须做完,否则摩擦起热产生发酵,失去光泽影响美观——
等等,也就是影响美观啊?不影响口感啊orz
另外,这位厨师也在这说“跟你说多少回”“别强调理由”,为什么这么喜欢拍摄厨师训人的段落呢,之前《宴》那一集,做沙茶牛肉和面线的厨师,也特别有领导气势,难道说节目组认为,训斥下属能够体现出精益求精?恐怕未必。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萨其马为代表的以小麦制作的点心
在正式讲萨其马之前,导演组复原了小麦“千年以来的蒸煮传统”。
刚看到这儿的时候,我觉得挺一般,不就是宣扬古法、宣扬传统的美好吗,没想到——
我就问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不好吃,不好吃你拍它干嘛?《舌尖3》这么大的制作,绝对不可能出现素材不够用的情况,但是总是能有这种意外惊喜。就像之前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同志去找秘方,然后人家“不教给你”。
之后先用贵妃饼起兴,说是我父亲跟我爷爷学来了,然后“父亲现在一门心思琢磨如何按照古法还原更多点心”。
时至今日,我觉得“宫廷”“古法”这种词汇,在大众传播领域已经被用得太多,已经失去了它的力量。就像之前“好看”是夸人,之后就要说“帅哥”“美女”,现在必须要说“男神”“女神”了,你再说谁“好看”,会被当作是敷衍。在饮食领域也是如此,“古法”不代表它了不起,尤其是单单《舌尖3》这一部纪录片,就已经用了很多次“古法”,我相信东西是好东西。但是互联网发展到了今天,你说不出它好来,它就不好。你再用2014年《舌尖2》的词都显得落伍,更不要说“古法”了。
好在这家人看起来也不太讲究文字上的细节,文案同学逃得一命,善哉善哉!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研究面果的王志强
这个厨师看起来级别很高,也很努力,这些面点绝对是挖空心思做的,镜头表现能够勾起食欲。只是解说词啪啪打脸,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蒸汽烹饪”“把这个中国最传统的方法”
拜托,上一段蒸出来的小麦人家都吃吐了,你怎么就又堂而皇之宣传“传统”,你多少应该宣传“创新”,说现在的蒸煮方法可以做出好吃的东西了吧。那么多五颜六色的面点,苹果,香梨,柿子,杨桃,山竹……什么味道呢?
“你看到的是什么水果,吃起来就是什么味儿”
我直接吃水果成吗?费这么大劲!
第四个故事讲的是苏州的重阳糕。
第五个故事讲的是职业高中面点老师蒋露露做的瓜子酥等。
第六个故事讲的是安徽的嵌字豆糖。
第七个故事讲的是借鉴了徽派建筑艺术的渔亭糕。
第八个故事讲的是以荷花酥和龙井茶酥为代表的嘉湖细点
最后一个故事讲的是岭南制作粤式点心的老厨师陈勋。
这几个故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讲得比较中规中矩,没必要为黑而黑。和之前《养》的“药食同源”和《食》的感动中国相比,已经清新淡雅了很多,无怪乎被知友称为“触底反弹”。
其实这算是一件好事,像是渔亭糕、龙井茶酥这些,都很难被称之为故事。只看到了美食出现,没有看到厨师或者爱好者出现。
想来在拍摄的时候,一定有对厨师、食客、饭店工作人员的采访,可能也有像嵌字豆糖那样的非遗传承,但是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那么减少在故事上花费笔墨,也算是一种谨慎保守的选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机会,但是比起让观众留下“微商广告”“封建礼法”甚至宗教矛盾的印象,还是好得多了。
最后说下对下一集的期待:希望多少能够仔细讲讲这东西到底有多好吃,而不是“到底有多好看”“工艺有多宝贵”“制作有多繁复”,说实话,刚看开头两段的时候,我感觉还没凉露广告里的东西好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