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为对方着想”,其实是“想象力”
特别是父母们经常都会说的一句话:“我都是为你着想,为你好,你怎么就不懂呢?”
是的,我们严格要求孩子学习上认真努力,严格要求孩子生活上有礼貌,能自律,严格要求孩子能够听父母的话,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作为母亲的我,曾经也是这样去要求孩子的,我从来没有去问过孩子们的感受,一切都是我认为的好,孩子小,没什么反驳能力,直到初中高中的时候,有了自己的思想,把以前所有的压力就会全部释放出来,和父母对抗,开始反叛,开始青春期逆袭。这个时候最痛苦最焦虑的就是父母了,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其实都是自己曾经种下的因现在来收果。
就在昨天晚上我辅导演讲的一个学员给我讲到和孩子的故事,直到凌晨1点。从她的倾诉当中我就发现了,这位妈妈一切都是自以为是,总以为是为16岁的孩子好,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反锁房门,她责怪孩子不懂得安全,不会保护自己,孩子奶奶拿了300块钱压岁钱给孩子,看着孩子每天把300块钱放在包里,上下班都不离身,又觉得不安全,又要求孩子把钱放在家里,其实16岁的孩子了,她不知道钱的重要性吗?你何必一次又一次的给孩子重复,J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半夜3:00不睡觉一定是有什么心事,作为妈妈的她不去关心孩子,而是去责怪孩子,为什么这么晚还不睡觉?有可能孩子是关心上夜班的妈妈还没有回家在等她呢,结果因为语言的不对称引起了母女之间的反目成仇,当这位妈妈跟我讲到这些的时候,自己泣不成声,最后讲到孩子的问题老师都已经放弃了,她自己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无可救药,我告诉他她你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谁还会相信啊,你只有坚持一如既往的相信自己的孩子,每天表扬她的一个优点,其它就是关心的话语,在之后就不要多说什么,闭嘴。从这位妈妈的语言当中,我也感受到了,她所有的都是抱怨,不相信不自信,还好,他她来学习了我们21天的演讲训练营,开始有了一定的这方面沟通的技巧,同时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事情可做,把关注的点放在自己成长上,而不是每天紧盯着孩子,殊不知自己总想着把孩子紧紧的抓在手里。16岁的孩子了,父母们放手吧,不要把孩子勒得喘不过气来,不要把孩子看得太严。
为孩子着想,这当然很重要。但若想错一步,就会变成“自以为是”。如果只是自我满足,不仅无法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体贴,还会演变成多管闲事的危险。不如将“为对方着想”这个说法改为“想象力”吧。这样就能平顺地、不纠缠地照顾到对方的感受。
愿天下的爸爸妈妈们都做智慧的父母做,做真正的为孩子着想的父母,做孩子最喜欢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