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周日那条朋友圈,收到5位来自朋友圈的个人发展咨询,其中4位素未谋面,分布地产、人工智能、咨询和互联网,大抵都在35岁上下,在各自领域都算优秀,但时代下,都走到了岔路口。
每人15-30min电话聊完,其实不好给建议,更不能评价,人和人的愿景、价值观不一样,对于“好的人生”定义截然不同。
但几位咨询者的困惑,有一些共性,结合个人经历,总结几点,作为还在围城内外徘徊的朋友们参考,其中涉及个人价值观,也仅代表个人观点:
1、清楚自己的“净”价值。
19年离开地产去互联网,在地产高增长时代,是一个比较难的选择,但决定点在于,地产作为资源型行业,核心生产要素还是拿地与融资,翻译一下就是——“即使掌握亿级资源,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行业属性培养了大家变着花样“帮公司花钱”的能力,但我想拥有真实商业世界的能力,因为平台繁荣被溢价总有一天也会因为行业衰落被搁浅。于是选择阿里,转身面对的是如何让组织价值转化为个人,变成不依赖平台的“净”价值,能有底气的在离开平台时,成为一个自循环的个体。
BAT类的企业太擅长创造校园式的组织环境,认为BAT覆盖的商业生态经济体就是这个世界,很难看见商业的真实竞争样貌,这是去年那些被“毕业”的同学们真正应该有的恐惧。
MBA时期有位老师叫张思宏(Peter),一路狂飙的职业发展速度堪称外企顶尖职业经理人标榜,最后的一份经历是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虽然离开时还是需要这样一条背书去授课,但这些年,已经不再需要那个logo加持了;14年看刘润第一场现场演讲时,只有一个标签——微软战略合作总监,这几年,个人介绍只有七个字——润米咨询创始人。所以我个人很不喜欢阿里人离开平台很多年,还在用阿里古早的那一套沉淀的东西去生存,阿里都不再适用的东西,为什么还在卖给别人。
平台对于围城内只是提供拉升认知的机会,围城外只是降低沟通成本的工具,而不是贩卖背书的借口,能撕掉平台标签去探索的人,超越平台,输出自己绝对的“净”价值,才是硬核。
2、不要让城市成为你最大瓶颈
如果外部环境有影响因子排序,我个人的排序是:经济周期>城市>行业>职业>企业/团队,每改变一个因子,就是一个数量级的资源价值。经济周期不可改变且大家平等,那第二大因素就是城市,这个城市不是狭义的,也代表区域甚至国家,2017-2023,我base了4个一线/新一线城市,也因此获得了不同城市的价值回报,信息、认知、经验、人脉和财富,以及对应的牺牲。也有更多朋友(尤其是华为系和金融系),用全球的足迹充斥了最饱满的10年。
而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在家庭、资源、生活习惯等各种牵制中妥协。昨天闺蜜讲起一个老朋友接到赫尔辛基公司offer,要搬到芬兰,马上动身;表姐上个月回国,35+的国企人,明明可以躺平,也会因为成长在开罗base两年;去年web3时代1.0的成熟已经再次促进了数字游民的全球分布,资源分配的“农耕时代”已经过去,世界也越来越流动,一切选择的评估因素取决于资源和机会,而一个经济周期里势能和价值的最大杠杆投射体,就是——城市和区域。就如《三体》中,太阳作为一个微电波放大器,城市和区域的杠杆价值,就是太阳。
目之所及,把生意和事业放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的朋友,已经很少了。
认真看一看那些2022年GDP增长在3%以下的非核心城市,评估一下这个数据和你的价值链关系。
3、关注指数型机会
就像富人的第一桶金通常是几年里抓住机会突然财富暴增一样,高密度的成长也一定是在一个高价值周期里迅速积累的经验值。A的3年和B的3年,可以完全不一样,什么是分野。那些靠时间积累的“线性成长”,可以让一个人更稳健长远,但如果全部是“稳健”的线性,也很难有指数型成长机会。
敬佩那些20年专注一个领域的科学家们,也并非否定工匠精神和长期主义,提倡功利主义。即使每个人命格多有定数,但非完全定数。每个人一生平均4次抓住命运的机会几乎是平等的,即使是艺术家,尽早地获取高质量成长视野,时代、平台、项目、角色,远大于花更长的时间积累可替代的单一“经验”。
人本质只有经历,没有年纪,年纪只是概念,人生本质价值来自经历、体验、试错的价值,这些又来自认知、野心、勇气和执行力。认知解决知道不知道,野心决定想不想要,勇气决定敢不敢,执行力决定做不做。
如果以上都有,那就去做两点:
(1)用最高效的方式和高手学习并实践;
(2) 选择成长天花板高的行业,大水大鱼,同样的努力,个人的价值是微小的,势比人重要。
所以许多年来没有使用过抖音,是我个人的偏见,直到它和tiktok用绝对地生态覆盖,内容的生产已经不分等级,才意识到它的“势”的价值,这也是一种对势的不够敏感。而未来在chat GPT时代,3天不抬头就已变天。
4、人脉不等于社交的扩大化
解决“势”和“机会”的问题,要回到“人和”的问题上。疫情三年,大家对于社交逐渐冷淡,大幅收缩,但这又是另一个误区。
去年在web3探索期间,创投大佬许老师在群里推荐了一本《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不是什么成功学,是一本社会统计学代表作。其中第一条定律:能力表现驱动成功,但当能力表现无法被衡量时,社会网络驱动成功。
看到很多个体足够优秀的朋友被埋没,社会网络的价值也同样被埋没。如果你不是韦神一样靠钻研释放天才价值的人,95%的角色,脱离不了社会网络的价值。看看毕加索和梵高的对比。
于是就有人讲,那我去增加社交。但事实可能作用甚微,人脉的价值取决于三个纬度:广度、深度和高度。广度是数量和范围,深度在粘性,高度在段位。但核心价值来自深度和高度,高质量人脉是向上穿透两层的认知升级和信息流动。
每个人精力有限,如果实在要分配,用杠杆解决广度,尽量少花时间;把最多的时间花在深度关系上;高度则是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利他、顺势后,其他随缘。看看你和你的朋友们,如何分配精力。
总结以上,就是成长的两个算法,适用每一个普通人:
算法1:认清个人净价值。
公式是:综合价值—、台价值=净价值
算法2:扩大个人指数价值:
公式是:净价值*指数因子=指数价值
一个人能找到独特的净价值,再用好扩大化的指数因子,我想不会太差,更不会飘。
先聊到这里,仅代表众多价值观的一种。谢谢大家看完长文,如有正向反馈,后期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