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我参加剽悍行动营开始。
22天前后的我判若两人:在那之前头脑混沌行为混乱;之后变得雷厉风行逻辑清晰。
22天的训练下来,我练就了读书如刮风一样的本领,嗖嗖嗖的。按理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100天看33本书根本不在话下的。可是今天有两个念头侵入我的脑袋,让我把脚步停了下来。
第一,经过三天的统计,我一天能够真正用来读书的时间也就是60分钟左右,距离我的目标(2.5小时)还差得非常远。于是我重新审视了一下我的书单:大部分都是关于自我成长领域的书籍。
可是我的目标是什么?是要成为学习力提升领域的专家。既然每天只有一个小时的黄金时间,而我的时间管理和事务管理又已经没有了问题,是否该把绝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我的专业领域呢?
第二,看过的书怎么样才算真的有意义?
今天看到一个新的观点:只有改变了你的行为的东西才能叫做知识。简化成两个字就是:践行。看的书多不多重要吗?重要。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看过的书有没有影响到我的行为,让我产生一些变化?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今天看了《好好学习》这本书中的一小段,然后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最后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都写反思日记。实际上刚刚我已经写了,写的感觉还蛮糟糕的,因为没有引起内心的任何波澜。就如书中讲到的:你会怀疑写日记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用?幸好书中也讲到了:写日记本身没有问题,如果我觉得没有用,就是自己写的方式有问题。尽管目前我并不是非常清楚我的问题在哪里,可是没有关系,我会每天反思,然后写下去。
现在我已经不敢说我的100天读33本书的计划能不能完成,就好像我以为100天能够走路到达一个城市,但现在可能做不到了一样。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还走在路上,不曾停止脚步,走得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又有谁能说清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