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芳华在远去的记忆中也如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一样,主角及情节却是我们心中每一个难以怀忘的人和事……
上个世纪的1984年秋,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的我兴高彩烈地报名参了军,当领到軍装的那一刻亢奋的情绪如同硕大的軍服穿在我瘦小的身体上处处显得夸张和雄壮。
军列被贴上了欢送新兵的条幅“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披红挂花的新兵们都在与家人们含泪告别着。
众多的新兵中我和俊是同学,我们同一天踏入了軍营,我们的高中班长兼团委书记伟在军列徐徐开动的那一刻把两枚团徽塞到我们手中,在父母的嘱托和亲朋好友、同学们挥动的手臂及期盼与不舍的目光中火车驰向了远方……
如从那天算起,十六七岁的我们开启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之旅,走出校门便跨入军营,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从此便将我们的青春岁月描抹成了绿色。在往后的日子中,我们三个人更象是小熊星座中的三星,独自地在人生位图上运行和光闪,但却从未离开过彼此,伟的父亲是个参加过西藏平叛的老革命军人。少年的我们对軍人粗浅的印象中,伟的父亲反而显得儒雅一些,每次见面时,伟的父亲总是亲切地问询着我们的学习情况,并鼓励我们多读书。从他的口中我们知道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本书,知道了保尔.柯察金和冬丽娅的故事……

三十年后的一次探访,却让我二十年军旅生涯浸在骨子中的军人本色,诠释了这个横刀立马,征战雪域的年青军官的血色浪漫,优雅和善良的性情与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并存于我们的血脉中。
也许是军人的后代,伟对我俩的参军总是报以鼓励和支持,在临行前的某一天,我们三人在一起畅聊了一宿,我们还见到了伟的父亲硝烟尤在的老式军服和乌黑油亮的马靴……
从那时,我们都有了从军后报考军校的念头,……(待续)

网友评论